返回第三十二章 特殊通行证(第2/3页)  你好,198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后悔,不后悔,再见啦,三凤儿,嘻嘻!”

    童小灵也摆了一下小手,然后又立刻放下,重新护好录音机。

    那感觉,就像护住小鸡崽的一只母鸡。

    哈哈!

    刘青山大笑着出门,估计这个丫头要是知道,磁带是他录制的,以后,天天都要听他的声音,不知道心中会作何感想?

    别人不知道他笑什么,可是刘银凤心里清楚啊,看着一脸单纯的童小灵,她忽然觉得:三凤儿这个臭小子,怎么好像变得有点坏坏的。

    要不要把真相告诉小灵呢?

    倒是同寝的姐妹,对刘银凤很是羡慕,她们也好像要一个这样的弟弟,能给姐姐零花钱的弟弟……

    出了学校,刘青山和队长叔骑着自行车,来到县城东南角的生产资料站。

    大门口,几辆拉着尿素的大马车,瞧得张国富眼热:“这玩意要是给庄稼追上,亩产能提高好几十斤,好东西,好东西啊。”

    如今,化肥刚刚在农村得到应用,一般都是二胺做底肥,追肥用尿素,化肥所带来的危害,还没有显现出来。

    刘青山摆摆手:“队长叔,咱们种大棚,可不能用化肥,必须用农家肥才成。”

    说笑间两人刚要进门,却被门卫房里出来的一个老头儿给挡住。

    还好,来的时候从公社换了介绍信,要不然,只怕连大门都进不去。

    辗转找到一位姓郝的科长,说明来意,那位郝科长直摇头:“咱们这里可没有你们说的那种塑料布,要不,你们去供销社看看,他们那卖糊窗户的塑料布。”

    因为这边冬天比较冷,所以有些人家就会在玻璃窗外面,再蒙上一层塑料布,用来保暖。

    不过刘青山知道,那种塑料布,幅面比较窄,也就一米多的一个圆筒,冲开之后,顶多有三米宽,用来扣大棚的话,不知道要接多少次呢。

    即便如此,他们去了县供销社也被告知:每年塑料布的进货量都是有数的,你们用量这么大,那别人家就没得买,还蒙不蒙窗户了?

    “那俺们能不能先交钱预订呢?”

    刘青山抱着一丝希望问。

    接待他们的人摇摇头:“不行,我们进货都是有计划的,要不你们直接去春城那边看看吧。”

    这年头,有钱也不一定能花出去。

    两个人出了供销社,互相对视一眼,张国富叹了一口气:“咱们爷俩还是先回村吧,把钱都退还给各家,这大棚看样子是搞不成了。”

    刘青山早有思想准备,倒是一点不灰心。

    他知道,塑料大棚虽然从五十年代就有了,但是一直没有普及。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国家物资匮乏。

    这两年虽然好了一些,但也只是一些大城市的郊区,才渐渐开始兴起。

    于是,他反过来乐呵呵地开导张国富:“队长叔,做事情哪有全是一帆风顺的,动不动就摔耙子,张罗散伙,那是猪无能的做派,您这名党员,要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你小子,会编排人了是吧,俺这腾腾上火,你还有心思逗闷子,别以为俺不敢踢你。”

    张国富作势扬扬脚,刘青山笑嘻嘻地往后躲着:“叔,有困难,找县长啊。”

    “这……这不好吧,县长那么忙,咱们就不要去给添麻烦了。”

    张国富立刻怂了,怕见官,是当时百姓一种普遍的心态。

    刘青山的心态,却大不一样。

    他从兜里摸出烟,给队长叔点上一根,跟着说D县长忙的也是县的工作,咱们夹皮沟归县里管吧,所以,这件事也就归县长管,属于县长的本职工作,怎么能说麻烦呢?”

    嗯,好像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