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9章 碰头会(第1/3页)  你好,198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直到下午,确定火场那边不会死灰复燃,村民才撤了回来。

    这次虽然基本算是没啥损失,但是也给大伙提了个醒:防火这根弦儿,时刻不能松懈。

    过了清明节,继续上山栽树砍树,刘青山也天天跟着,除了栽树之外,还有一些有用的灌木,也指导村民栽种一些。

    就像那些新栽的小树,可以套着移栽一些刺老芽的枝条,或者是刺五加,还有一些山上的野果和药材之类的,这些,以后都是丰富的资源。

    在大伙忙忙碌碌中,两辆大货车开进村里,是王教授领着五名学生,搭载着设备,正式进驻夹皮沟。

    ;呦,老王,这次是准备常驻沙家浜啦。

    老支书乐呵呵地跟王教授打着招呼,而刘青山也同样亲热地招呼着几名年轻的学生。

    村民帮着一起动手,把设备纷纷搬进生产队的空房子里,这里以后就当培养黑木耳菌种的地方。

    至于住处,王教授就在老伙计刘士奎家里住,剩下的学生们,则被安置到山杏原来的家中。

    这屋子一直空着,又是南北炕,别说五个人,十个人都能住下。

    这五名学生之中,有两个是城市的,三个是出身农村。

    农村出来的学生,来到夹皮沟之后,还算适应。

    他们之中有个黑不溜秋的、名字叫魏铁柱的,还乐呵呵地说呢:;跟俺家那边也差不多,就是看着好像要更穷点。

    刘青山听了,也笑而不语:大哥,你看到的只是表象好不好。

    城里的两名学生,则瞧啥都稀奇,其中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学生,名叫张海洋的,把带来的行礼往炕上一放,冲着刘青山问道:

    ;兄弟,晚上我们睡哪,没瞧见哪有床啊?

    他是南边临海地区考到这边的,没见过土炕。

    刘青山拍拍炕席:;就睡这。

    张海洋也伸手摸摸,嘴里惊讶道:;还热乎的呢,睡着肯定舒服,就是有点太硬,肯定硌得慌。

    在他们进村之后,就已经安排一位婶子,帮他们把炕给烧了。

    ;走吧,先去吃饭。

    等他们洗漱完毕,刘青山就领着他们去爷爷家里,今晚在那设宴,算是为他们接风。

    都是年轻人,很快就熟络了,嘻嘻哈哈出了院子,就看到张老蔫儿等几个人,赶着一大群黑白花的奶牛,踏着暮色归来。

    张海洋顿时眼睛一亮,嘴里直接开唱: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自从春晚之后,这首歌谣,便迅速流传开来,此时此刻,还真挺应景。

    而魏铁柱,关注点显然跟张海洋不大一样,他吃惊地望着那一大群奶牛:

    ;青山兄弟,你们村养这么多奶牛,这得多少钱啊?

    他忽然意识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好像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穷。

    刘青山笑笑:;都是贷款买的,贷款的。

    同行的二彪子也笑着说:;以后每天早上,牛奶管够喝。

    哈哈,好!

    这年头,牛奶可算得上是好东西,不是想喝就能喝到的,这几个人一听,都眉开眼笑。

    一路说说笑笑,来到刘青山爷爷家里,已经摆好了两张饭桌,年轻人就在地上的靠边站这桌。

    老支书和拐子爷爷以及张队长等人,则在炕桌上陪着王教授,还有哑巴爷爷也来了,提了几斤腌制的野猪肉。

    叫二彪子和大头先陪着客人聊天,大头钻研大棚种植,二彪子则擅长种植水稻,和农学院的大学生,也算有共同话题,聊得很是热络。

    刘青山则去外屋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