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6章 沧海一声笑(三更求月票)(第1/4页)  你好,198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大贵在夹皮沟住了一晚,就扔下两名学技术的村民,急火火地回去了。

    如今正是采摘山野菜的旺季,顶多也就是能持续到五月中旬,过了这个村,真就没了那个店。

    走的时候,他手里还掐着一份山野菜收购目录,上面的价格,真叫人眼红啊。

    那些腌渍的野菜,他们弄不了,但是诸如薇菜干之类的干菜,他们还是能从大山里面背出来的。

    一斤薇菜干,就二十多块呢。

    就算累吐血,也要背出来!

    送走海大贵,刘青山也就跟着大伙上山,继续采野菜,忙活了两天,就被迫停工。

    没法子,下起春雨,这雨不大不小,下得缠缠绵绵的,瞧着这架势,三两天不会开晴。

    靠天吃饭,就是这样不好,前一天采回来的野菜,根本来不及晾晒,再放下去,肯定全都烂了。

    能用盐腌制的,就先腌上,剩下的,就放家里的热炕烘干。

    野菜太多,炕上根本就放不下,那就只能捡值钱的了,剩下那些,最后都忍痛扔掉。

    辛辛苦苦采回来的野菜,最后都扔进阳沟,大伙的心情当然也就变得跟这几天的天气似的,脸上都有些阴沉。

    刘青山伏在桌子上,正奋笔疾书,偶尔抬起头,瞧着屋檐下连成串儿的雨珠。

    除了复习课本知识,他还草拟了两份报告:一份是关于羊肚菌的,另外一份,则是准备交到县里,是成立山野菜加工厂的。

    成立山野菜加工厂,势在必行,这是和采摘山野菜相配套的产业。

    能够确保采摘回来的山野菜,在第一时间加工保管,最大限度避免损失。

    忙活了一上午,把两份计划书完成,剩下的时间,就是复习功课,下雨天,农活都停了,想干也干不了。

    就算去公社,吉普车都开不了,大解放倒是可以,刘青山就去老板叔家一趟。

    把计划书交给张连娣,叫她明早去送牛奶的时候,帮忙捎给公社的孙书记。

    从老板叔家里出来的时候,正好迎面碰到张撇子,看到刘青山,就急火火地说:

    ;青山,俺正找你呢,这两天闲着,把江岔子那边的浪木都运回来呗,俺昨天晚上做梦,那些宝贝都叫人拽家里烧火啦!

    刘青山用脚上的靴子,在稀泥里踹了两下,发出噗叽噗叽的声响:

    ;这路根本走不了车,二十多里路,你准备扛回来啊?

    修路这件事,看来也得提上日程,一下雨就变成稀泥汤子,实在太耽误事。

    张撇子显然早有计划,嘴里嘿嘿几声:

    ;车肯定不行,但是咱们可以坐船去啊,水库那边有一艘机动船,不能到能不能借来?

    对呀,把这茬给忘了。

    刘青山朝张撇子挑挑大拇指,叫上大头和二彪子,小哥四个,直奔水库。

    夹皮沟和水库本来就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去年过年的时候,送过去的鲜蛋和蔬菜之类,叫水库职工,都念念不忘。

    像借船这种事,当然没问题,于把头大手一挥,直接就批准。

    刘青山本来还要给点油钱,结果差点挨了于把头一脚:

    ;这点油钱还跟我算,你小子瞧不起谁呢,赶紧滚蛋!

    好吧,你是长辈你有理。

    刘青山他们就上了船,开船的是于把头的小儿子于老七,突突突的,从水库进入小松江,然后逆流而上。

    两岸烟雨蒙蒙,渔船乘风破浪,倒也有些诗情画意。

    刘青山就跟于老七聊上了:;七哥,水浒传里有阮氏三雄,啥时候叫上你家三哥和五哥,也在这松江上来个于氏三雄当当。

    于老七二十郎当岁,去年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