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 折服(第1/2页)  重回一把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场考验,对于余文钢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因为他可以趁机再来熟悉一下汇编语言。
    对于汇编语言,他现在也还是挺重视的,因为他接下来想做的项目校园卡,其中就有关键地方很有可能会用上汇编语言。
    比如说射频ic卡。
    又比如说刷卡机。
    从本质上来说,这两种设备都是嵌入式设备,他们的内置程序都最适宜于用汇编语言来编程。
    不过那是后话。
    对于现在的余文钢来说,他现在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张高阳的质疑。
    “你这水平是怎么学来的?”
    张高阳是这么问的。
    其实他挺想说,你这汇编语言的水平,就算是去教大二大三的本科生也绰绰有余。
    事实上,张高阳在上研究生时,就曾代导师去给大二的本科生们上过这个课,现在他发现余文钢的水平竟然比他还高,这让他怎么想得明白?
    “看书学的啊!”
    为了让自己的天才人设合理化,余文钢又准备信口开河了。
    “看书能学这么精?”
    张高阳再次表示怀疑。
    如果光看书就能学那么厉害,那还要老师干什么?还要上机实操干什么?
    要知道,编程语言的精通,光靠看书是绝对不行的,最起码得一边看书一边实操,若是能有一个水平上佳的老师在一旁指导,那才是真正的学精途径。
    “为什么不能?我上小学就开始学这个了,因为无聊,所以用这个编过很多d一s小程序来玩。”
    余文钢的信口开河来了。
    他将自己的学习编程语言的时间无形中往前提了起码七八年。
    这是必要的,就算他给自己安下了天才人设,那也得听起来合理才行。
    反正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没人可以查到他的过往,这叫死无对证。
    上小学就开始自学了!
    张高阳开始推算起来。
    算算时间,余文钢上小学应该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那个时候,国内普通人能接触到的电脑普遍还是8086,顶多是80286,或者是无盘工作站,用那种老古董来编程的话,要么是汇编语言,要么是basipascal语言等。
    如果这小子已学了八九年的编程,汇编语言练得精通也还算说得通。
    只不过就算是这样,这小子在编程方面也已经可以列入天才的行列!
    张高阳开始脑补。
    他立即又问了一句:“你父母是干什么的?”
    “我爸是高工,我妈是老师。”
    余文钢回了一句真话。
    当然,他并没有具体指出,梁如意只是小学语文老师,而余建国是机械制造方面的高工。
    张高阳立即又开始脑补。
    母亲是老师,那就意味着他有的是接触学校电脑的机会。
    父亲是高工,说不定还是与计算机方面相关的高工,完全有水平来指导这小子来学习。
    这就合理了!
    脑补的力量是无穷的。
    经过一番脑补后,张高阳立即就接受了余文钢在汇编语言方面的水平可能比自己还高这一事实。
    不仅如此,这一事实的存在,还很是让他有些兴奋。
    为什么兴奋?
    尽管他现在的身份已是一名老师,但是在内心里,张高阳还是更愿意把自己当成一名科研工作者,他希望自己再经过一番深造后,能开始独立接课题,接科研项目,成为真正的科研学者。
    既然是科研工作者,那他对学生的重视,自然会更为倾向于专业技术方面的能力,而非所谓的办事c领导能力。
    因此,相比余文钢能当好一个班长的能力,他更为欣赏余文钢在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