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章 巡视产业(第1/2页)  赘婿版神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学阳,听说,你和姜月水过从甚密?”包大壮问道。

    “包爷,这次真的没骗人,我和月水是真心相爱的。”王学阳面对包大壮,紧张啊,谁让自己的前科不好呢。

    “别紧张,真心相爱好啊。我又没说你不能谈恋爱啊,只是,希望你的这次恋爱不会夭折的太快。”包大壮对王学阳没啥歧视的,这厮在‘盂兰城饺子馆’干的还是不错的,起码,利润增加了吗。

    这年头,念过书的女子不多,姜月水好歹念过女中,也算是知识分子。王学阳还是大学生呢,两个文化人在一起,或许,共同语言多一些。

    ‘盂兰城饺子馆’和仓库养殖场的联系是很密切的,给了王学阳和姜月水更多的接触的机会。姜月水这样的小女孩,小资情调很严重的年纪,倾慕上经验丰富的王学阳,一点都不意外。

    随便,和自己也没多大关系。

    安抚好了王学阳,包大壮又巡视到了仓库养殖场和义学。虽说谈恋爱了,姜月水教学的严谨度还不错,别耽误了教授孩子,你姜月水愿意和谁谈恋爱,是你的自由。

    “姐夫,再讲几个故事呗。”姜月水和刘一梅是轮流上课的,孩子们上课学习主要还是学写字,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是讲故事。

    故事的素材从哪里来?当然是教师平时搜集啊。

    包大壮记得前世的几个故事,也不多。好在,这年头已经有书店了,能买到故事书。只不过,这时代的故事书籍太少了,动辄就是名人古著词典之类的。

    盂兰城不是什么底蕴的文化城市,书店都小的可怜。盂兰城文化人少的可怜,买书的人也少呗,能不能持续经营下去,很不好说呢。

    “一梅啊,我的故事也没啥了。要不这样,你可以从水浒城和西游记里,找一些故事性强的章节给孩子们讲,比如,民间传说很广的哪吒闹海,就是西游记里的段子吗……”

    民间流传的著名古代小说,就那么几种,在民间还是很有群众基础的。茶馆说书的,基本也是改编一些名著的段子来讲的吗。

    只不过,姜月水、刘一梅不擅长说书罢了。

    行不行的也得适应啊,教学条件就是这么的有限啊。

    “三国演义也不错,桃园三结义,就很出名。讲义气这玩意,不算啥封建糟粕吗,也是我国的优良品质的一种传统。何况,四水堂的人多是这种类型的出身,符合他们的传统观念……”

    包大壮毕竟来自前世,见识不是刘一梅能比的。前世的教学也比较开放型了,这时代的教学,还是太死板了。

    当然,义学里很多孩子还太小了,经历也少,讲名著的段子,七八岁的孩子也听不懂啊。

    所以吗,小学生,还是以成语故事为主,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还利于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和理解。

    包大壮也愿意和刘一梅聊天,大美女啊,赏心悦目是一定的。

    包大壮继续巡视仓库养殖场,四姑和那个孩子过的还不错,在这里干活不是很辛苦,能吃饱饭就很不错了。

    最重要的是,四姑一个小寡妇,在村里里的话,少不得被一些闲汉骚扰,以前有赵合江照应。如今,赵合江死了,躲进仓库养殖场,倒是安心不少。

    被赵合江看上的姘头小寡妇,自然是漂亮的那种吗。只不过,不符合包大壮的审美观念而已。

    四水堂的妇女倒是很热情,有人已经开始帮着四姑介绍对象了,呵呵!包大壮就听个乐子呗,四姑找不找新男人,跟包大壮也没关系。这年头,乱世啊,贞节牌坊之类的,还有几个女人讲究那玩意?

    赵合江的私生子四岁左右,满地跑的,又不用担心。和其他两家的小孩子也混熟了(这年头的家庭,可不止一个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四五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