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章 骄纵肆意,权掌天下(第1/3页)  女配沉迷学习(快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ul class=tent_ul>

    殿试时, 坐在龙椅上的隆明帝看着身着贡士衣衫的学子,露出了笑容。

    身为会元的乔微自然是坐在殿外的广场上,和众学子一起写殿试的策论。身为贡士, 以后随是天子门生,但此时却没有进入正殿的资格。

    “让人再加个垫子,虽是入了春但地上还是有些凉。”隆明帝看了看女儿跪在殿外作答,十分心疼。

    不明所以的其他官员都纷纷赞叹隆明帝的爱才之心, 并感叹这届贡士颇受隆明帝重视, 这样的厚待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只有刘福和苏阶林观二人知道,隆明帝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偏心只偏心安国殿下一人。

    应是的刘福赶紧传旨,收到了垫子的贡士们心中颇为感动, 能够礼贤下士, 将他们放在心上的帝王确实更得他们的心。

    “谢陛下隆恩。”贡士们赶紧谢恩,山呼万岁。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流逝, 下面贡士也逐渐交卷。与后世一些电影电视中一天就能结束殿试不同, 真实的殿试不可能一天结束。第一天贡士答卷, 殿试后的第二天, 才会在文华殿中由读卷官向帝王汇报选评的结果, 且礼仪复杂。

    读卷其实是电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这个过程关系到每一位进士的位次, 尤其是前三甲, 所以这读卷官的人选极为重要。大盛历来的读卷官都是由内阁、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征管,以及战士服和翰林院等高官组成,这也是整个科举中级别最高的规格。

    之后由这些读卷官将全部的卷子评出名次,定出前三名,也就是一甲的人选, 在第二日向帝王回禀,之后就是由隆明帝亲点状元。

    殿试不同于会试,在大盛殿试是不用誊录的。隆明帝一眼就认出女儿的字迹,在他心中谁都比不上女儿的文章,可是他却笑而不语,反而对着下面的众臣问道:“几位卿家觉得这三人中谁的文章最好?”

    “臣觉得当属此文。”兵部尚书刘桦率先答道:“陛下且听此文,这名叫林微的学子在对待戎狄之策上颇有见解,他认为且耕且守,于其来则拒之,去则追之。是,则事有备,大盛无骚扰之患,边境无可虞之忧,此边戍之不可以绝也……”

    对于身为兵部尚书的刘桦来说乔微的策论很中他的心思,他其实不主张穷寇莫追的行为,敌人就应当坚决打击,不能放任猛虎归山,而且乔微的对军政的论点也很明确,她认为不能够放弃军事建设,也不能够放弃社会发展,应当戍边屯田,耕守结合,这个观点也是刘桦一直倡导的。

    所以刘桦虽不知乔微的真实身份,却极力推荐乔微为状元郎。

    “其他卿家觉得呢?”隆明帝露出了笑容。

    苏阶岂能不知道隆明帝的心思,况且华阳公主的文笔确实是一众学子中最好的一个,论述清晰,刨析时政准确,成为状元郎下面的贡士也都会服气。

    “臣附议刘尚书所言,此文堪为第一。”苏阶拱手道。

    之后其他人也都表了态,虽然有些人觉得乔微的观点有些太过好战,但文笔和内容确实比其他人高出许多,自然也都跟着附议。

    订好了状元郎,这些人又向隆明帝推荐了榜眼和探花,分别是韩明和一位叫做曾磐的学子。

    按照惯例,之后是传胪大典,唱完名次张贴完黄榜后,隆明帝召见一甲前三名。乔微三人这个时候才能踏入大殿之中。

    隆明帝看着走进来的行完礼的三人,对着女儿笑道:“你可是玩闹够了,还不回朕身边来?”

    这让在场的文武百官不明所以,但一些高位的官员却注意到了乔微,毕竟他们很多都在临安宫或是各种地方见过这位最受宠的安国华阳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