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五章 春晚准备(第1/2页)  巨星从走近科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相比于传统的主持人而言,东安对于肖一若的定位更偏向综艺,就像他的师傅一样。
    正统能上,平时娱乐为主,全方位发展才符合目前市场需求。
    如果只是专精一两档长期,有些浪费。
    《真假》,《姐姐们》的旅行前后脚落幕,影响力还会在持续一段时间。
    对于肖一若来说,最终要的是获得金话筒之后的一年如何发展,那会势头正盛,所有资源倾斜,观众关注度也特别高。
    他交出了一份近乎满分的答卷,相比往届冠军,几乎没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步入正轨,就得从有的吃转化为挑着吃,注重质量。
    高速发展后稍微停下脚步,看一看,消化消化,很有必要。
    现在,肖一若手头上只有一档节目,但台里领导并不着急给他安排。
    否则,随便都找几个活儿给他干。
    宁缺毋滥,好钢用在刀刃上。
    作为东安卫视王牌,还是懂的轻重,不少明星就是年少成名之后,瞎拍乱拍,不管什么戏都上,结果废了。
    再者,肖一若也不是没事做。
    今年要搞春晚,他肯定是主持人之一,节目不需要挑,可得认真学习。
    最近的现场直播经验,还是当初的金话筒比赛。
    排练还早,节目单都没出来呢,更多的准备工作是看视频,看看其他电视台的春晚,主持人是如何表现,如何掌控全局,如何的行云流水。
    春晚舞台可不简单,就算是最牛叉的主持人,也有可能在上头出错,而且情况还不少,几乎每年多少都会被网友扒出来。
    正常来说,会延迟二十秒左右,网络就更多了。
    比如八点钟的晚会,你在电视机前看着,哦,开始了,其实在录制现场,可能是七点五十九分三十秒已经提前。
    20,30,40秒都不稀奇。
    怕的是什么呢,现场有突发事故,比如有观众冲上去果奔了,比如参演者出现重大失误。
    这并不稀奇。
    晃眼的灯光,平滑的舞台,满场的摄影机和观众,加上紧张的心情,失误能够理解。
    导演一看哟呵出错了,立刻切换镜头,或者切换成彩排的带子,把电视电脑前的观众糊弄过去。
    但主持人没办法,出错正常只是个别字,喊出就出去了,挽回不了。
    如此大的场合,你作为专业主持,犯了错,也就不能怪网友diss,挨骂都没处说理,只能默默承担后果。
    可这还不好练习。
    因为心态好的时候,就算不熟悉稿子,边看边读,也不会出现错误。
    现场直播,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也许是一个晃神,脱口而出,犯了你彩排时一百次都没犯的错。
    能做的只有调整心态,顶住压力。
    第一次办春晚,向东不敢托大,总导演是罗本山,另外还给他配了好几位副导演,等于是一起联手合作。
    晚会有几个要素。
    首先是舞台,这点不成问题,有钱有人,要多华丽都没问题,反正在多数人看来,热闹就好,什么艺术造诣都是假的。
    多来点灯,多给些升降机,配上点水墨元素,立刻变得高端。
    第二是大型歌舞类节目。
    这必不可少,只是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而言有些鸡肋。
    不是说舞蹈不好看,你要到现场,绝对会叹为观止,为其鼓掌叫好。
    但隔着电视,真没法体验其中的奥妙,很是可惜。
    再来是语言类节目。
    合家团聚,肯定得笑一笑,语言类节目一直深受大众的喜爱,特别对于地方卫视,要求没有燕视那么严,什么都得符合要求,改的嘛一言难尽。
    所谓的格式相声,为了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