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章 画图室(第1/2页)  重生之大建筑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林楼没有直接对香山饭店的设计进行修改,一来这么做不礼貌,这毕竟是贝聿铭的作品,他已经指出了问题,如果再直接修改的话就有些过了;二来,要是执着于各种细节,反而落了下乘,现在贝聿铭需要的并不是细节上的修正,而是整体设计理念的重新思考。    他并不是没有设计好香山饭店的能力,而是对东方建筑文化的了解还不深入,暂时没能体会到其中的精髓,等再过若干年,贝聿铭设计秀美术馆和苏州博物馆的时候,就完美地把握住了这种精髓,并将其和现代建筑圆润地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两座经典。    所以更重要地是对他的启发,缩短他理解东方建筑文化的时间,然后他自己就能找到如何修改方案的办法,到那时候,再协助他对一些细节进行调整就可以了。    “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一些东西,但还不是很清楚;爱玲,你帮我问宾馆借两辆车,我们再去香山现场看看吧!”贝聿铭说道,这次他的夫人卢爱玲也陪同他一起来了,负责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来到香山之中,到了虚朗斋的旧址,继续向上爬,站在高处俯瞰那块地方,贝聿铭思考了许久,“现在看来,如此大体量的建筑放在这里,确实有些突兀了,或许我们应该把饭店的规模缩小一些。”    这样再好不过了,反正顾为民他们的目的也只是想利用贝聿铭的身份和声望来展示国家对外开放的决心罢了,他们并不在乎建筑的大小。    历史已经证明,这么大体量的香山饭店很难在短期内收回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对国家财力的浪费,当然,这种浪费和国家能从这个项目中能得到的收获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但能节省一些总是好的。    “小林,你把虚朗斋的图拿出来我再看看!”贝聿铭吩咐道,“上次你在会议上展示的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再对照现场研究下。”    林楼展开了图纸,虚朗斋由书禅室、学古堂、郁兰堂、贮芳楼、物外超然等建筑构成,南部有一座石渠,能将蜿蜒流水引入其中,而香山饭店的选址就在这里,在贝聿铭的设计中,这处曲水流畅被保留了下来。    在图纸上,建筑整体规模虽然不小,但每一处建筑都不大,依山势而建,和周围的环境几位融洽地结合在一起,贝聿铭盯着图纸沉思良久。    回去之后,贝聿铭便开始了紧张地工作,不断画出草图让其它人完善,对一名建筑师来说,他的画工确实有些不合格,不过身为成名的建筑师,这些活儿交给手下人去做就好了,好在他们都熟悉了贝聿铭的画风,倒也不担心分辨不出来。    这些活儿就没办法在会议室里完成了,于是他们借了BJ市院的画图室,来完成这份工作,一进到画图室里面,林楼就愈发地怀念电脑时代了。    一间类似工厂的房子里面,密密麻麻地摆放着许多桌子,这些桌子或是水平面的,或是桌面微微倾斜,许多戴着眼镜的设计师都趴在桌子上忙碌地绘图,不少人的眼睛都快贴到纸上了,看来长时间的伏案绘图对他们的视力造成了极大地损坏。    “这里的灯光太昏暗了!”弗里德曼看得直摇头,“这里的窗户应该再大一些,白炽灯也应该换成灯管才对。”    “不好意思,现在国内的玻璃和灯管生产技术还不过关,没办法给诸位提供更好地条件。”陪同他们一起过来的刘桐赶紧道歉。    “不过我已经和他们商量好了,靠窗户的那几张桌子,这段时间就给你们用好了,那里的光线能好一些。”他指着床边空着的几张桌子说道,这是整个画图室最好的位置,光线相对充足,旁边几位设计师看得眼馋的不行。    但是为了尽早完成香山饭店的设计任务,就只能委屈他们了,原来桌子的主人换到了中间,中间的换到了角落,至于角落的那几位,就只能等林楼他们用完,晚上再过来加班了。    在没电脑的时代,大到城市布局,小到一砖一瓦,都是一笔笔画出来的,市院肩负着BJ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