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4章 难处理的地块(上月欠债加更12/20)(第1/2页)  重生之大建筑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克勒”中的“克勒”是外来语,关于这个词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又说是从“collar”职员的意思音译过来解释的,也有class作等级、阶级解释的。

    还有说是源于钻石的计量单位克拉——“carat”,一克拉等于200毫克,在老上海,3克拉以上的钻石是非常罕见和昂贵的,所以每当珠宝店里能见到这样“好货色”,店里的老师傅就会一翘大拇指说,“这个老克勒”。

    这种习惯也感染了后世的上海人,导致上海的小资阶层是全国最多的,他们白天在豪华的写字楼里工作,赚取不菲的收入;晚上则徘徊各种高端消费场所,享受纸迷金醉的生活,再选择合适的角度拍点照片,低调地炫耀自己的生活。

    当然,这种生活究竟是依靠自己的实力,还是好几拨人一起拼单来体验下的,那就只有当事者自己知道了。

    走进散布着柔和灯光的室内,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香水味,餐厅里每个桌子都坐有人,不过却不显得拥挤,这种餐厅还是要讲究格调的,不能因为顾客太多就贸然增加桌子,这样会让空间显得逼仄狭窄,大大影响逼格。

    在这里用餐的多是金发碧眼的老外,为数不多的中国人大多像外面那位老大爷一样,穿着笔挺的西装衬衫,嘴里不时吐出几个英文甚至是法语单词,做足了老克勒的架势。

    “先生,您的位置在这里。”安德鲁领着林楼上了二楼,到一处靠窗的桌边坐下,这里是整个餐厅最好的位置,既不用担心其它人打扰到自己,又可以俯瞰花园的美景。

    然后那位从香江请来的主厨拉姆齐先生赶到林楼桌边,认真地询问他的口味喜好,并向他推荐了全套菜品还有佐餐酒,不一会儿,一道道精致的菜肴就端了上来。

    味道的确不错,既保持了海派菜肴当初的风味,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有这样一位主厨在,这家餐厅的生意大概是不用担心了。

    陪林楼用餐结束之后,安德鲁就告辞离去,“您今天旅途辛苦,我就不打扰您了,车子和司机我都给您留下,您在上海的这段时间,他都会听从您的安排。”

    安德鲁走后,林楼去楼下的花园里溜达了几圈消消食,然后回到三楼的住所休息,房间的隔音效果很好,关上门之后,楼下的音乐和谈话声就听不见了。

    打开开关,屋顶仿照烛台式的吊灯亮起,将整个卧室着凉,主卧室里大致保持着原来的风格,依旧是解放前上海老洋房的家具和装饰,不过也增添了一些现代化的设备,比如床前的电视机等等,让林楼可以享受更加舒适的生活。

    不得不承认,住在这里确实比住宾馆舒服多了,给浴缸里放好水,然后打开老式留声机,在周璇“夜上海”的歌声里走进浴缸躺下,惬意地泡起澡。

    噗,泡了一会儿,林楼忍不住笑了,这要是在后世,在房子里拍个短视频发抖音,怕是会引起无数想当军阀姨太太的抖音粉丝追捧?说不定自己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当网红了呢。

    哎,都是些没读过书的人啊,脑子抽了才想回民国,你以为你回了美国就能当军阀家姨太太享受奢华生活?说不定那天就饿死了。

    泡了一会儿,林楼有些困了,起来擦干净钻进被窝休息,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醒来,到楼下和司机一起用过早餐,然后上车先去买了点胶卷,然后到达地块现场。

    从车里下来,对照安德鲁提供的资料,沿着地块走一圈,林楼算是明白为啥之前的方案都没通过了,因为这个地块实在是有点不好处理。

    该地块位于道路西北的拐角地带,整体呈l型,长约一百八十多米,西侧和北侧各有九十米左右,宽度就只有三十多米,再加上退红线的部分,那就更狭长了;要是按照常规套路在拐角竖起两排直角布局的办公楼,采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