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3章 新材料(第1/3页)  重生之大建筑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罗菜的味道确实不错,而且林楼之前没吃过这种菜,这次过来算是长见识了,甚至还琢磨着等周末的时候要不要带于兵兵过来尝尝。    要是一般的妹子,你带人家吃这种东西,人家估计会生气,嫌弃你带人家吃剩下的,不过于兵兵可不是这种姑娘,去仿膳可以,去路边摊也没问题,到哪里都能自如地融入环境。    于是,接下来几天时间,林楼白天和欧阳骖、熊明一起去工人体育场考察,晚上回到四合院则和几位老师一起商量奥体中心的方案。    “亚运会主体育馆的设计难点在于屋顶,而根据我目前搜集到的一些资料显示,空间网格结构是如今国际上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方式。”林米塔给他们展示了几篇文章。    网架结构就是由多根杆件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通过节点连结而成的空间结构,具有空间受力小、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这种在火车站经常看到。    这种结构曾经在中国流行一时,一度超过了其它任何国家,成为全球空间网格结构建筑建造最多的国家;直到后来轻型结构如门式钢架、钢管桁架的大量应用,以及各种新型结构,如张弦梁、弦支穹顶等不断涌现,才慢慢减少。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空间网格结构建筑就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各种结构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在一些特殊的场合,这种结构依旧在发挥作用,比如北京新国际机场的航站楼,就继续使用了这种结构。    林米塔的建议和原历史中的选择是一样的,原来的奥体中心体育馆就采取了斜拉双曲面组合网壳结构,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节省材料,屋顶比如今经常使用的其它方法要轻,而难点则在于施工工艺,毕竟这还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建筑工艺,需要施工队伍慢慢摸索。    林米塔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还做了更深入的研究,“这种方式有两种实现的方法,一种是网架结构,一种是网壳结构。”    而网壳结构则是一种与平板网架类似的空间杆系结构,系以杆件为基础,按一定规律组成网格,按壳体结构布置的空间构架,它兼具杆系和壳体的性质,其传力特点主要是通过壳内两个方向的拉力、压力或剪力逐点传力。    网壳结构要先进一些,同时施工难度也要大一点,所以在北京亚运会十一个采取网格结构的体育场馆里,只有四个采取了这种构造,其余七个则使用了相对比较简单的网格结构。    “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重点都在于节点,而国际上一般有两种方法,焊接空心球节点和螺栓球节点,其中前者的技术更为成熟,使用的项目更多……”林米塔还把这两种工艺的细节和区别说了出来。    “这个光我们讨论还不够,到时候我找几位资深施工人员过来帮忙提提意见吧!”林楼插话道,不管是去找六建的李兰舟,还是去中建找孟志军的同事都很方便,甚至去找齐宝成让他帮忙介绍几位铁建的施工专家也可以。    铁建在修建火车站候车厅的时候,也需要用到类似的设计,说不定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还能更丰富一些。    “景观方面我是这样考虑的,原来的地块虽然荒凉,但还是有一些树木的,尤其是有几棵银杏树长得不错!和小楼帮忙设计香山饭店时候的办法一样,我想把这些树也保留下来,以银杏树为核心开始景观设计。”李庆熙说道。    “体育场馆的水电暖通和其它项目不太一样,不过还好在做乌鲁迪国家体育场的时候我学习了不少资料,现在来看应该不是什么问题!”金秋香跟上。    其后冯少平、胡忠平、徐家平等人也各自发表了看法,拿出了自己的设计草稿,林楼同样一一给与点评。    “就算一切顺利,估计最早也要到86、87年才会开始建设,设计方案也没有这么快敲定,所以我们也不用这么早就下结论,尽量多准备一些吧!”时间还宽裕,林楼完全不着急。    只是他在看过这些方案之后,依旧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