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9章 祖国母亲在召唤(第2/3页)  重生之大建筑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角形依旧保留,只是烈士们的资料要少了些。    挡墙暂时也只能使用水泥和砖块砌成,等将来条件具备的时候,再把这些换成黑色的大理石和白色的汉白玉。    山脚下的广场中央,矗立着“不倒的红旗”主题的纪念碑,碑身上方是一组战士们英勇战斗的雕塑,“不倒的红旗”就在黄金分割点上,下方是方形的基座。    正面可以用来雕刻诸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之类的题词,侧面可以书写他们参加的这几次战役的简略介绍等等。    纪念碑周围环绕着战斗英雄和一等功臣的陵寝,他们的陵墓造型和山上的烈士又有不同,陵寝凸出地面,黑色的大理石镶嵌在中间,上面雕刻着红色的五角形、烈士姓名、英雄称号以及他们的英勇事迹等等。、    周围的广场可供举办集体纪念活动,从广场下来就是入口处了,入口大门的顶端悬挂着鲜艳的红五星,写着烈士陵园的名字,围墙从大门两边开始延伸,从山下到山上,再在山顶重新连接在一起,保护着这些烈士的安宁。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林楼完成了总图,然后开始绘制细节图以及效果图等等,谢铁平在忙碌之余,偶尔也会过来看看,很多时候,他一看就看入了迷,眼角忍不住泛出泪光……    然后邢少德和刘炳才听到消息后也赶过来了,对于总图他们没多少意见,认为飘扬的军旗的整体规划和烈士陵园非常搭配,但是在细节方面他们还是有些疑问。    “林工,您这个方案确实好!比我们之前收到的那些方案强的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啊!就是有几个小问题!”第一个自然是成本的问题,大理石和汉白玉实在是太贵了。    林楼给他们展示了水泥墓碑的效果图,“前期可以先用这种方式来代替,等过些年经济条件好了,烈士陵园也需要翻修的时候,咱们再用大理石和汉白玉吧!”    “这样倒是可以!”水泥现如今也是紧俏物资,不过就算再紧张,也不会少了烈士陵园的,从成本上来讲也比大理石、汉白玉低了许多,按照最早的预算,完全承受得起。    “还有就是这座纪念碑!林工,在我印象里,烈士陵园的纪念碑好像大多都是方柱形的吧?就好像人民英雄纪念碑那样!咱们这么做合适么?”果然,现在的人都已经习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造型了,对其他造型的纪念碑反倒是有些不太适应。    “那您觉得这座纪念碑是否展现了这些烈士和忠贞和英勇?是否凸显了这些烈士为国为民、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林楼反问道。    对于这个,他们绝对不会否认,于是林楼接着说道,“我们建造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就是彰显烈士这些精神,鼓舞后人前进吧?”    “既然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而且纪念碑也不全都是方柱形的啊!比如苏联为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而建造的纪念碑——《祖国母亲在召唤》,就是雕塑的造型!”林楼取过一张新纸,开始给他们绘制《祖国母亲在召唤》的草图。    一边画还一边给他们介绍道,“这座纪念碑位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战略要地马马耶夫岗上,整座纪念碑高达85米,连底座重达800吨。”    “纪念碑主体是象征母亲的雕塑,她面向波涛滚滚的伏尔加河,右手执利剑,光是这把剑就重14.6吨;左手呈现召唤姿势,指向柏林,她在号召自己的英雄儿女冲锋陷阵,消灭敌人;整座雕像气势恢宏,如今已经成为整座城市乃至整座苏联的象征。”    中苏之间虽然闹过一阵儿不愉快,现如今因为这场战役的缘故,就更不愉快了!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意义,以及当年苏联红军为打倒***所做出的贡献,却没有被我们否认。    再加上林楼画功出色,很好地呈现了《祖国母亲在召唤》的恢弘之气,所以谢铁平、邢少德和刘炳才等人接受了雕塑造型纪念碑的方案。    看着纸上的《祖国母亲在召唤》,林楼突然想到了另一座巨大的建筑,高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