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81章 斯坦利大学,刚毕业(第1/2页)  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的一天,赵学延和李佳妮登上飞往京城的航班时,他不止带着一款最新的数码相机,手里30多万港币,也提前兑换成了外汇券。
    昨天在晚饭结束之前,他就拿出了十万交给了钟楚雄,让他去发给当初帮他免掉一劫的狱警和阿三,剩下的钱,换成外汇券,也足够浪很久了。
    尤其这还是赵学延穿越前,只是在网络信息里了解过一部分的京城。
    现在的京城好像除了一些特别售卖给老外的房产之外,都还没随意卖给私人的房屋,不然,他还真想跑去屯一波房子好吧,目前最赚的,还是在岛国京东炒房子。
    等炒到京东房地产泡沫大崩溃,那时候内地才刚迎来房产改革,可以随便购买房屋,挺接棒的。
    几个小时一晃而过,两人走出机场那一刻,李佳妮满脸都是兴奋,“好多人啊,没想到内地也有这么多车了,我以前还一直以为,这里很落后。”
    虽然这是86年,可京城的机场运客量与普通城市肯定不同在机场外同样有不少出租车,要知道在85年,一个粤东羊城就有六七千辆出租,何谈京城?
    普通人或许只能接触到自行车之类,自行车已经是结婚必备三大件之一,但京城,是一个领先于时代的大都市。
    赵学延拎着小妹子的行礼走向一辆出租,“去北大。”
    司机特地看了眼两人穿越c气质,才在客气接人上车后,一脸兴奋的开口,“两位这是刚从外面回来?”
    赵学延笑着摇头,“不算是,她是港岛人,来北大求学的,能不能考上还不一定,我就是陪跑的。”
    司机略震惊的看了李佳妮一眼,“港岛人?来北大求学?”
    北大好归好,但这年代的大学生,不都是毕业后抢着想要去外面留学么?
    随便考出去一个,都会是无数人羡慕妒忌的对象,外面回来求学的,当然有!
    50一65年整整15年,全球有70多国家送来7000多留学生,分散在内地一百多高校。
    后来经历各种变化后,73一77共收2000多留学生。
    再如79年内地对非洲开放留学生名额,要求入学考试数理化三科相加,总成绩得180分才能收,却因为无人达标,不得不降分。
    现在的内地,高校招收留学生纯粹是政策,学校没权利自主招人。
    林林总总,内地不是没留学生,是比例极少,港岛?那是多少内地人羡慕的国际化大都市?多少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偷渡?
    身为一个京城的出租车司机,这年代也绝对是体面活,接过的客人不知道有多少,但像李佳妮和赵学延这样的,的确少见啊。
    过了最初的惊讶期,出租启动后,司机就开始谈天说地,一边谈京城的各种趣事,一边试探着问询港岛的风貌,环境。
    赵学延只是听,说的很少。
    李佳妮兴致很高,几乎是有问必答,对司机讲的各种事,也极感兴趣,直到赵学延拿出一张五十元外汇兑换券付钱,司机兴奋的直打哆嗦,“这么多?我找不开啊,这么点路,15块就够了,你拿外汇券,我真的找不开!”
    法定上,外汇券币值和内地的货币一模一样,实际上,这类似于超待遇货币。
    目前的内地还比较落后,为了吸引外资,外商来,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优先供给外商,因为物资不足,导致很多商品只能有外汇券才能买到。
    这行为猛一看有点尴尬,但若没有八九十年代的积累,就没有新世纪的厚积薄发了。
    抛开外汇券的特殊时期特殊使命,它的确要比目前的内地货币更值钱的多,地位更高得多。
    经常跑机场的,也不是次次都能遇到外面回来的客人啊。
    赵学延笑道,“剩下的就当给你小费了,有联系方式么?以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