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万历五年的转折点(第1/2页)  回到明朝做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帝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枯燥,且无聊。    坐在石凳上,朱翊钧一只胳膊拄着石桌,手撑着下巴,打了一个哈欠,有些百无聊赖的眯着眼睛看着天空。    为什么那片大云彩好像一个屁股?    这个问题,朱翊钧已经琢磨很久了。    朱翊钧持续这种状态多久了?    有一段时间了。    自从救活谭纶之后,朱翊钧就闲下来了。朝廷上的事情由张居正做主,朱翊钧每天的生活就是上午去上课,下午回来休息。    皇宫里面都在忙,忙着给朱翊钧选皇后。    礼部已经开始行动了,这一次主要选择的就是京城、顺天府以及周边地区,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遴选。这样动静闹小一点,节省开支。    据说已经晋级到了第二轮,各地总共选送上来五百四十八名秀女,接下来就是要选皇后的轮次了,只不过没有朱翊钧什么事。    科举那边也正在顺风顺水的进行,马上就要开始考试了。科举同样也没有朱翊钧什么事。    朱翊钧只能枯燥无聊的待着。    转头看了一眼走过来的陈矩,朱翊钧问道:“什么事?”    “回陛下,张宏公公来了。”陈矩连忙说道。    “让他过来吧。”朱翊钧点了点头。    时间不长,张宏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见到皇帝,张宏直接就趴在地上磕头,说道:“奴婢张宏,参见陛下。”    “起来吧。”朱翊钧笑着摆了摆手。    “谢陛下。”张宏从地上爬了起来。    “让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朱翊钧问道。    “回陛下,已经查到了。”张宏连忙说道:“找到了沈懋学和汤显祖了,不过没有惊动他们,只是派人盯着。的确发现了张家的人。”    朱翊钧点了点头,倒也没有觉得意外。    事实上,这件事情算得上是历史上的一件公案。张居正的二儿子今年会参加科举,为了抬高一下二儿子的才名,也为了让儿子中举之后少一些非议,所以张居正出手了。    张居正派人找到了这个时候最负盛名的两个读书人,一个叫沈懋学,一个叫汤显祖,希望他们多和二儿子交流,共同进步;同时也有抬高地位的作用,几个人在一起混着,互相吹捧就把自己的名声都抬起来了。    大明这套也不是什么让人奇怪的招数,你是君子,我是君子,大家见面商业互吹一番就满朝都是君子,众正盈朝。    这种手段后世也有用,大明这个时候就更是普遍。张居正这种做法也说不上对错,大家都这么干。    有争议的地方就在于,沈懋学同意了,汤显祖拒绝了。结果沈懋学中了状元,汤显祖落榜了。    这里边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什么阴谋?是张居正自己安排的,还是有人陷害张居正?    后世已经不得而知。    不过张居正这个人,朱翊钧是分成两面看的。    正面: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    反面: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这是按照历史的记载总结的,可真正情况如何,没人知道。那些记载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也没人知道。    以张居正所做的事情,被泼的脏水不要太多。    有了这样的想法,自然就要亲自去了解。于是朱翊钧就亲自去了解了一番。    张家的确是让人去找了沈懋学和汤显祖,要抬一手张居正的儿子,只是不知道这件事与他大儿子的落榜有没有关系。    当年他大儿子的落榜,究竟是因为才学不行,还是被人故意罢黜,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过有一件事情倒是可以判断的出来,那就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大明的科举制度已经名存实亡了,成为了文官弄权的东西,已经没什么公平和正义可言了。    朱翊钧缓缓的站起身子,看了一眼张宏,轻笑着问道:“张宏,你觉得这件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