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来者不善(第1/4页)  空间重生之农门福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黄掌柜转头看向顾花语,问道:“小语姑娘知道韩家?”
    顾德昌先一步回道:“那是小娇之前的夫家。”
    黄掌柜瞬间明白,点头道:“原来是这样。”
    顾花语看向黄掌柜问道:“黄伯与陈县令打过交道吗?”
    黄掌柜点头,“见过两面,没有打过交道。此人心气颇高,极看不上商贾之人。
    士农工商吗,商贾本身地位极低,别人看不上也在情理之中。”黄掌柜笑着自嘲。
    顾花语心里清楚,黄掌柜一行人本着低调的原则,不会主动去结交乡绅名流,但不代表他不清楚这些人的底细。
    顾花语理解的点点头,“黄伯对陈县令了解多少?说来听听。”
    黄掌柜抿口茶,说道:“陈县令,石城人,名忠平,字勉之,号南山先生。
    先皇时期,兴平十六年同进士,在石城做了二十年县令。”
    顾花语忍不住问道:“在石城做了二十年县令?这也太稳了吧?”
    黄掌柜点点头,“确实很稳,陈县令自诩清高之人,将自己归于陶先生一类。
    据说,他的号就源于陶先生那句开荒南野际。
    此人极矛盾,在各种场合一副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不为世俗所染的模样。
    其实不然,这些不过是他的伪装。
    生活中的陈县令,极为奢迷讲究,后院里更是妻妾成群。
    春棠曾带人往县衙后院送过几回席面,都是县令大人差人为小妾们传的。
    春棠回来说,县衙后院的布置极讲究,县令大人衣着锦衣华服,而非平常的细布长衫。”
    顾花语扯了扯嘴角,干笑一下,“表面一套背地一套,能装二十年,也是不容易了。那几桌席面你没收银子吧?”
    黄掌柜摇摇头,“往县衙后院送东西,怎能收银子?”
    顾花语靠着椅背,沉思片刻,说道:“二十年,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此人却能在县令的位置上一坐二十年,不升不降,不简单。查过他的人脉网吗?”
    黄掌柜点点头:“咱们到石城落脚后,便让人查了。
    陈忠平能稳稳的在石城呆二十年,得宜于家里的人脉,陈家及夫人郑氏的娘家,在石城都是望族。
    这两家,不只在石城,在信州府,就是在江南东路都算得上是有名的望族。
    陈忠平有位堂兄,叫陈忠钦,与陈忠平是同年。
    当年科考时,陈忠平只是同进士,而陈忠钦却问鼎一甲,是当年的探花郎。
    如今在六部的户部,官至侍郎。
    而陈忠平一母同胞的弟弟陈忠言,是昌平八年的同进士,如今在太常寺当差。
    陈忠平的父母皆随陈忠言一家住在京城。
    除此外,陈忠平另一位未出五服的堂弟陈忠实,在江南东路做宪司。
    陈氏一门连出几位进士,在本地的声望极高。在石城,陈氏是唯一自己开族学的人家。
    这些,便是陈县令大致的关系网。”
    郑府这边,与当今李贵妃的娘家李府是姻亲。
    陈县令的夫人郑氏叫郑佩琴,其妹郑佩瑶是洪都府宋知府宋永权的夫人。
    其堂姐郑佩琳嫁给大理寺少卿李思泽,李思泽是李贵妃的娘家兄长。
    这是郑家嫁得好的几个女儿。
    郑家男子,如今官位最高的,是郑佩琳的父亲郑其耀,官至刑部侍郎。
    所以,陈府与郑府算是门当户对世家。两家出的能人多,留在石城的人只有陈县令夫妇二人。”
    顾花语听后,沉思片刻,问道:“黄伯对陈县令的夫人郑氏了解多少?”
    黄掌柜摇摇头,“郑氏为人低调,平日也是深居浅出,极少出现在谁家宴会上。
    外人对她的了解知之甚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