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舌战临德殿(一)(第1/2页)  镐京出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殿之内气氛凝重,陈同非等人退下,面如土色。

    徐谨追随着他的身影,心里酸酸的。陈同非不易,若说赵明庭为了政权和中原安定有更深一步的考虑,没有同意修桥,那么身为大魏户部尚书的陈同非……

    徐谨直觉,以他的为人,民生大计重于政治斗争,他当时那么坚决、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反应那么大,一定有他的考量,或者说……他有难处!

    突然,手上那股温热加剧了力道,徐谨转过头,垂下,恰好对上赵明庭沉稳的目光。

    赵明庭的视线在她脸上停留了不过片刻,随即若无其事地将身体摆正。

    只有徐谨感受到了那修长的手指在她手背上来回轻轻抚弄着,徐谨破天荒地没有觉得别扭,反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好了,今日夜宴,本是想冲一冲连日来的阴霾,我等君臣只管畅饮,不谈国事,来……”

    赵淳载声音温和下来,仿佛又换了一张脸谱,他举起金杯,群臣遥相应和,教坊司舞女鱼贯而入,大殿之内又开始了无休止的歌舞升平。

    酒过不止三巡,众人敞开天性,连皇帝都喝得面泛红光,他的三个儿子共同上前敬酒,一个比一个出色,皇帝很高兴,也很满意的样子。好一副父慈子孝、难得一见的温情场面。

    三位皇子刚刚落座,萧渊持着酒杯从席间走了出来。

    只见他举杯上御前敬酒,皇帝笑着与他二人对饮后,萧渊感慨地说道:

    “陛下,微臣见太子与静王、端王三位殿下意气风发、天人之姿,着实羡慕,不由想到了臣那两个不争气的犬子。”

    徐谨见他出来时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听他挑起的话头,眼皮子一跳!

    但见赵明庭,也紧紧盯着前方,若有所思。

    赵淳载不赞同地说道:

    “爱卿莫要妄言,两位萧郎青年才俊,玉树临风,莫说他们是萧贵妃的亲侄儿,就是寻常人家的孩子,朕也喜欢的紧。”。

    萧渊“唉”了一声,语带感慨:

    “陛下,犬子自然比不上陛下的几位皇子,臣也不期望他们能出人头地,成为人中龙凤,光耀门楣。身为一个父亲,臣想着,只要他们能平平安安,周度日即可。可是……这等小愿望,竟也求不得……”说着,低下头,摇了又摇。

    众臣缓缓将酒杯放下,各自与同一个战线的官员交换下眼神,有人没了饮酒的兴致,有人抱着一副看好戏的姿态……

    殿内又慢慢安静下来,舞女们都极会看脸色,一个个都停下来退出去。这时从殿外刮来一阵清凉的夜风,众人的酒,都醒了。

    “爱卿莫要这样说,朕看着萧郎们长大,他们都是有福气的孩子。”

    “陛下,那一定是臣造了什么业,让我儿至今都卧床不起,臣痛心难忍……”

    “爱卿,三郎的事,朕记在心里了,你且放心,京兆府一定会秉公办案的。是不是,黄卿?”

    赵淳载语调陡然一转,立时有一道和蔼可亲的声音从席间传来:

    “陛下和淮阳侯放心,臣乃京城的父母官,自当会公正断案,给无辜之人一个交代!”

    “嗯。”皇帝闻言,点点头,转而冲萧渊安抚地笑着。

    可萧渊听了黄松此话,目光透着冰寒,他反问一句:

    “黄大人,那行凶之人在你府衙关着已过半月,本侯且问,你要何时将他定罪?”

    黄松一身官袍,白白的脸上带着面面俱到的笑意走了出来,跪下恭敬地给皇帝磕了一个头。

    官,分为京官和外官,京官上朝参典,乃是义务,外官离得远,自然不必如此,各府府尹即为外官。但镐京乃是大魏国都,是以京兆尹便理所当然等同京官。

    赵淳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