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八章 种植(第1/3页)  宋朝败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免除三年赋税,是石小凡和赵祯的交换。</p>

    其实赵祯安置了这三万多人,是帮了败家子大忙。败家子不感谢他,反而求自己免了三年大棚的赋税,赵祯知道真相估计得气死。</p>

    石小凡又开始败家了,两万多口子人,四千六百一十三户人家。</p>

    朝廷给划出了三块地方建了三个村,免除了三年赋税嘛,得感谢皇恩。于是,这村子就美其名曰皇恩一村、皇恩二村、皇恩三村。</p>

    按理说,草民嘛,茅屋柴房就行了,原本他们住的就是些茅屋。</p>

    石小凡偏不,清一色大瓦房。要知道在大宋朝,住的上瓦房的都是家境不错的。</p>

    像是双儿家,她家就是茅屋。</p>

    巧了,双儿的杨家村就在拆迁范围。杨老爹家也跟着搬到了城北,皇恩一村,村头大街最好的位置。</p>

    那是败家子给留出来的,瓦房,泥胚。</p>

    古代好处就是,一处房子快的时候三天就能盖起来。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百姓家的房子都是村里互相帮忙,茅屋房子最慢三天就能盖就。</p>

    这种房子非常简单,几十个人,泥巴、石块。用石块砌好地基,然后用稻糠和好的泥巴混合石头网上垒便是。</p>

    麻烦的是房梁,好在人多,石小凡将原本留着用来建造大棚的木头,先用来做了房梁。</p>

    瓦片得需要运了,西山有的是牛车马车,运输不成问题。</p>

    至于青瓦,嘿嘿,这还得感谢石小凡这个败家子了。</p>

    李魁的南窑原本是提炼活性炭的,后来又建了几个窑炉烧制毕昇的活字。</p>

    这活字造的多了,毕昇这边已经供大于求,这时候造好的几个窑炉就闲着了。</p>

    石小凡不干了,这么好的窑炉闲着干嘛,西山有的是石炭。</p>

    于是,开炉烧瓦。</p>

    青瓦为南窑带来了不少的利润,而现在石小凡的城北大棚需要青瓦,于是一车车的青瓦用牛车骡车还有马车,从南城源源不绝的运到了北城。</p>

    “双儿,你看这房子怎么样?”石小凡笑眯眯的带着双儿来到了皇恩一村施工现场。</p>

    他知道,杨老爹的房子不能建的太好,否则双儿不会接受。于是他按照规划,和别家房子都是一样,只是给她家挑了个好位置罢了。</p>

    双儿看着宽敞的庭院,红砖绿瓦,虽然说是泥胚的房子,可比自家以前那破破烂烂的茅屋强得多了。</p>

    重要的,家家户户安装的都是玻璃窗户。</p>

    要知道,这玻璃窗户可是京城大户人家才能享有的待遇。</p>

    双儿高兴的看着,踏过门楼,院子里干干净净,盖好的房子刷上一遍白灰,更是好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