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章 玉玺盗取案(第2/3页)  宋朝败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黄帛放入一盆清水中,不一会儿,将黄帛取出,字迹立时显现在赵恒君臣面前,那天书首先把赵恒称颂一番,并勉励他敬神重道要善始善终,比以前还要更加度诚,天帝可以扶保赵恒江山水固。</p>

    赵恒小心翼翼把天书藏进一个金匣子里面,然后大宴群臣,命令更改年号为“大中样符”,改左承天门为“左承天祥门”。还还派出许多使者,分别去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京城祠庙及各地宫观。群臣也纷纷上表称贺,一场闹剧就此开始了。</p>

    一些阿谀奉承之徒,投其所好,不顾连年水早,民心动摇。仍屡谎报“祥瑞”,什么“池盐不种自生”啦,“仙书《灵保真文》问世”啦,“黄河自清”啦,赵恒都表表示深信不疑。</p>

    为此,东京城出了一个大盗,他就是孙文廷。此人神出鬼没,乃是江湖一个传奇侠盗。</p>

    孙文廷眼见皇帝荒诞,朝中奸臣当道。于是在东京城放言:‘昏君无德,五鬼当道。若皇帝仍不知悔改,我便将大内玉玺盗走,使你这帝位有名无实。’</p>

    此言一出,朝野震惊。赵恒更是又惊又怒,于是加派侍卫,严加防范。即便是如此,藏着皇宫大内的玉玺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还是不翼而飞。</p>

    此案后来一直成为朝廷悬案,赵恒看到玉玺被盗,当时就吓得晕了过去。这九年赵恒宠信五鬼奸臣,搞得民不聊生。朝野正义官员屡遭排挤,更是敢怒不敢言。</p>

    皇帝的传国玉玺被盗,传出去势必动摇国本。于是朝廷下令,将此案捂得极严。后宰相王旦进言赵恒,不可妄信奸臣。这怕是天降大怒,若陛下知错能改,则玉玺自会归还。</p>

    赵恒本就信奉鬼神,听王旦这么一说,无奈之下这才对封禅一事有所收敛。并且下诏改了年号为天禧元年,果然后来玉玺自动归还。这让赵恒又惊又喜,而知道此案的人,对大盗孙文廷是又惊又惧。</p>

    一个民间大盗,竟然口出狂言敢盗取玉玺。要命的是玉玺还真就被盗走了,这怎么不让人心惊。</p>

    而这司徒空竟然是大盗孙文廷的弟子,难怪开锁手法神出鬼没。</p>

    只是,他为什么要把这事告诉石元孙呢?这让石元孙也是惊惧莫名:“你、你告诉我,当年真的是你师父盗取了玉玺。”</p>

    司徒空笑了笑:“是的、是我恩师所为。不过,盗取玉玺的不止我恩师一人。”</p>

    “还有谁?”</p>

    “宰相王旦。”</p>

    石元孙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宰相王旦?他可是初年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他善于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力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所改变。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深为真宗信赖。</p>

    此人算得上是忠臣良将,他怎么会偷盗玉玺!</p>

    “为何!”石元孙惊问。</p>

    司徒空抱着酒瓶子喝了一口酒,叹了口气道:“王相公既已作古,我也就不怕诽谤了。世人皆以为王相公受五鬼奸臣说服,未能阻止先帝爷的天书封禅之事,颇受后世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