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二十二章 银票防伪(第2/3页)  宋朝败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钱,钱就不值钱了。”</p>

    赵祯点点头,他似乎明白了:“王莽滥发大钱,每一易钱,民用破业,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是这意思吧?”</p>

    石小凡也点点头:“陛下圣明,所以朝廷得控制交子银票的发行数量,按照市场需求印刷。至于白银和铜钱这些硬通货,还是必须得用的。或许在几百年后,民智开化了,那时候全部用纸币交易。臣直言,咱们怕是等不到了。”</p>

    赵祯若有所悟:“好吧,钱粮乃国家大事,朕自会斟酌。你先想办法,把不能伪造的银票造出来。”</p>

    “可以用凹版印刷。”石小凡说道。</p>

    赵祯一愣:“什么叫凹版印刷。”</p>

    明清时期,随着造钞技术的提升,这种假币也渐渐没人能放得出来了,他们到底采取了什么防伪措施?让现代专家看后都叹为观止!首先就是政府控制了印刷的材料,比如明朝用的都是桑皮纸,其次就是图案跟模板,模板上印有很多的花纹,大部分的手工雕刻,都是画一些鸟跟字画之类的难度系数高的。</p>

    “就是用雕刻的铜板热压印出来的钞票,可以出现凸纹图案,仅凭这一点,普天之下就没有人能仿造的出。”</p>

    “说人话!”赵祯没听懂。</p>

    “即印版着墨的部分有明显的凹陷,状于版面之下,而无印纹部分则是光泽平滑。印刷时需先把油墨滚在版面上,则油墨自然落入凹陷之印纹部分,随后将表面粘着的油墨擦抹干净。再放上纸张后使用较大的压力把凹陷之印纹油墨压印在纸上。凡利用此种印刷方法者即称为凹版印刷。”</p>

    这些赵祯明白了:“这还真是个法子,难么?”</p>

    石小凡笑了笑:“不难,有毕昇在,区区小事而已。”</p>

    赵祯想了想:“朕还是不放心,万一毕昇这边出了内奸呢。再来一次武乡候的案子,朕可受不了。”</p>

    石小凡叹了口气:“那就再多加几条防伪标识,臣有七策,其一,换川纸为桑皮纸。除了臣的造纸厂,民间无有人懂得桑皮造纸技术。其二,票面用上精美的图案和套印,纸币图案有,房屋、花鸟、人物,等等,越复杂越好的图案。其三,多重印押防伪。朝廷会给各州府县钱庄各留一印记,老百姓用钱的时候,再留一印。手续虽然复杂,但是能做到杜绝造假。其四嘛,时不常的替换票版。其五,使用密押技术,如在票号添加水印,在银票的笔迹上也有暗号。其六,民间设置辩钞人。其七,用微雕章,微雕内容可以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完整的一篇,全篇三百四五十个字,鬼神难造。”</p>

    这特么,你这些方法,就算是大罗神仙也造不出假来了。石小凡提出的这七种方法,大多数满清时期银票的防伪技术,在当时几乎完全杜绝了假银票。因为没有人造的出来这种银票,更别提放在大宋朝了。</p>

    赵祯一听喜不自胜:“如此一来,一张银票需数十道工序。咱们可以分开制作,这样就不会出现内鬼了。”</p>

    “陛下圣明,臣明日就去南窑找毕昇。”</p>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