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满目疮痍(第2/3页)  宋朝败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事再在东京城运转一下,找个说得上话的人上书朝廷,或许可免了咱们的罪责也尚未可知啊。”</p>

    沈征哭丧着脸:“这天干物燥,宫殿巨大,或许是天火尚未可知。就算是人为,这茫茫人海,咱们那里去找凶手去。”</p>

    东方学海微微一笑:“要找凶手这有何难,没有凶手,咱们可以给他制作个凶手出来不就行了。”</p>

    东方学海的嘴脸熟悉至极,源自于一个欺上瞒下、阳奉阴违的狗官嘴脸。沈征一看大喜,慌忙拍拍屁股站了起来,低声道:“莫非东方先生另有妙策?”</p>

    “这个,沈知县事不是看上了老柳家的柳喜儿么,这柳喜儿有个相好的叫毛大春的。咱们只要抓住柳喜儿,逼迫毛大春承认这把火是他放的。到时候咱把毛大春的罪名一宣,让他来做咱们的替罪羊,朝廷念在咱们破案有功,顶多就是个功过相抵。沈知县事也可保住自己的官位,又能得到这柳喜儿,岂非两全其美。”</p>

    沈征一听大喜:“对啊,这柳三郎还欠着我两百贯钱。他家那寒窑破屋的,把他卖了也还不起这笔债。这样,你呢这就去柳家堵着他们,若是这柳三郎还不上这笔钱,就把他女儿抓来顶账。有了柳喜儿在手,还不怕那毛大春不从。”</p>

    “哈哈哈哈哈...”俩人一拍即合,当下沈征也不再害怕这大火的事了,招呼了一干衙役,大摇大摆的回了衙门。</p>

    石小凡带着狗腿子们来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朝廷花费巨资,偌大心血建立起来的千余间宫殿,顷刻间被一把大火化为乌有。</p>

    就算是这此地的狗县令与纵火案失察无甚关联,可仅仅凭他一条他事先没有在这景灵宫预备水龙队,没有在各处宫殿放置水缸这一条,就够他革职甚至是杀头的了。</p>

    春秋时期墨家首次提出了防火分隔技术,在《备城门》《杂守》等著作中对于防火分隔既有总体规划要求,又有详细数字规定。特别指出水平横向防火分隔可以防止火延水平方向蔓延到安全区,垂直纵向防火分隔可以防止火势向上和向下蔓延。</p>

    像是景灵宫这么大的宫殿,都是备有防火的大水缸的,比如整个故宫有三百零八口大水缸,称为太平缸,这是专门为了灭火供水用的。</p>

    然而此处,石小凡寻遍了四周,却不见有一口水缸用来防火的。古代宫殿房屋多是木质结构,防火显得尤为重要,在东京城消防设施已经非常完善。</p>

    尤其是赵祯,他在东京城专门成立了专管防火的潜火队,有水龙、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等设施。据史料记载,宋代火政官有:厢使、防隅官。为了及时发现火灾,官府还在地势高处建筑瞭望火楼,楼上昼夜有人瞭望,楼下有防隅官屋数间,屯驻防隅军百余人,专门负责救火。</p>

    即便是仙源县这种小地方,也是非常注重防火。别说是景灵宫这么大的宫殿,一千多间房屋,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p>

    然而,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历朝历代打更的都是那句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p>

    可见,古人对于防火的重要性了。</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