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千零四十一章 人才(第2/2页)  宋朝败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为什么,因为太缺啊。

    原本是不缺的,之前朝廷就开始重视科举,重视教育。

    石小凡和赵祯,更是让东京城的孩童免费入学,接受良好的教育。

    奈何,如今契丹那边,还有西夏大理,都需要大量的技术性人才。

    比如说工匠,不管你是打铁的、卖瓷器的还是织布甚至于做饭的厨子,他们都缺。

    尤其是郎中和教书先生,更是缺的要命,因为西夏和大理还有契丹的百姓也得需要读书,也需要看病。

    之前他们穷日子过惯了,现在好不容易归顺大宋过上好日子了,干嘛这些人才不要。

    是以,契丹、西夏还有大理,纷纷上书朝廷,希望引进大量的有用人才。

    这搞得赵祯头都大了,这个皇帝他真不想当了。

    还是那个败家子过得逍遥过得自在,不必为这些政务烦忧。

    当皇帝,真是个苦差事。

    不管凡尔赛附体的赵祯是真苦也好假苦也罢,还好,之前大宋的学堂已经鼓励女子读书鼓励女子学医。

    但是不允许女子做官,读书的女子无非就是增长见识而已。

    可现在不行了,人才的稀缺使得朝廷顾不得这么多了。

    女子做官是不可能的了,朝中的老顽固太多,还有那些天下士子们,个个都是大喷子。

    但是,女子读书不再无用。

    读过书的女子虽然不可以做官,但是可以教书,做教书先生还有俸禄。

    这一下,女子总算是有了出头之日。

    而女子的教书,也极大的缓解了人才的稀缺。

    石小凡给赵祯上书,洋洋洒洒的几万字。

    赵祯总算是抽下空闲看来,可是看过之后的赵祯,同样又陷入了烦恼之中。

    因为石小凡的奏疏中,没要求别的东西,也是要引进人才。

    为流求岛引进人才,什么郎中啊,各行各业的工匠啊,还有教书先生啥的,都要。

    这就让赵祯犯了难,各地都稀缺人才,你个败家子偏偏在这个时候又来要人。

    问题是,流求这种孤悬海外的岛屿,没有人愿意去啊。

    好在石小凡知道,别的都可以不要,必须给几个郎中,要是没有,就让太医局史成礼这个劣徒送几个过来,但是工匠必须得给。

    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这边奇缺。

    赵祯是知道败家子的脾气的,看在这小子立功无数的份上,赵祯算是妥协帮了他一次。

    南窑,各种工匠,炼铁的、烧窑的、做瓷的、烧砖的,等等,拟定了一批人员名单,让他们去流求,可带家眷。

    毕竟,流求太远了。

    谁知,诏书一出,这些南窑的工匠们偏偏就不干了。

    放着繁花似锦的东京城不呆,去发配流放的流求?

    傻子才去,于是纷纷拒绝,就是不同意。

    没错,流求这种地方是充军发配的地儿,再高的俸禄再高的待遇也不去。</p>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