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0章大汉国师(第3/4页)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满满一箩筐的赞美之词,现在对于这种歌功颂德行为,他已经麻木了。

    听得太多,要是没啥技巧,拍不到点子上的,基本他已经没啥感觉了。

    去年的朝贺上,他在舞蹈的服装上搞了点新意,带大汉人民穿合裆裤子的风潮。

    其效果让他非常满意,现在贵族们基本上都已经改了习惯,为了上下骑马方便,如今已经开始流行起开岔的外袍。

    今年的朝贺,他自然又要弄点新潮玩意儿出来,那就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歌舞剧。

    当年他刚刚与梁女莹大婚的时候,为了摆脱她的纠缠,故意将戏剧这种形式搬运了过来。

    后来梁女莹在芳林园组建了一支戏剧班子,主要是为了排遣寂寞打发时间,偶尔还会在贵族宴会中表演。

    这种形式也渐渐的流传了出去,如今洛阳西园中也有了常驻的戏班子,但多是短剧,还没有后世那样的长篇叙事戏剧。

    表演形式也是且歌且舞,但汉代的唱腔与歌舞刘志真的是不敢恭维,总的来说以端庄肃穆为主。

    总结起来就是,作舒缓,唱腔沉稳悠扬,结合戏剧的表演形式,让人看起来昏昏欲睡,难以领略到戏剧的魅力。

    早在一年以前,刘志便指示宫中乐师,对唱腔和舞蹈作进行了改革,要求舞姿曼妙轻盈,歌曲轻快优美,节奏加快。

    大朝贺的歌舞剧,选择了一出花好月圆的爱情题材,欢快喜庆,看得人耳目一新。

    将整个宴会的气氛也掀上了高潮,这才是歌舞剧应有的魅力嘛。

    用不了多久,他相信这种新的表演形式,就会流行开来,甚至会发展出更多的流派。

    作为皇帝,他只需要给出一个方向就行了,至于后期会怎么发展,发展成什么样子,他根本没打算去干涉。

    文艺的

    魅力,就在于丰富多彩,和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

    朝贺之后,他首次举行了大型的祭天活,由首任钦天监张道陵主持。

    是的,没错,历史上十分推崇佛教的汉桓帝,改换了灵魂之后,虽然不至于打压佛教,但却选择了推广道教。

    汉朝皇帝和太后大多数信奉黄老之学,但在张道陵之前,并没有形成正规的道家教派。

    所以真正说起来,道教的历史要短于佛教,两个教派都引人向善,但佛教的转世之说,在乱世时,给了更多绝望的人一线希望。

    道教讲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而修炼成仙也过于虚无缥缈,所以在后世,佛教的规模逐渐盖过了道教。

    但在东汉晚期,道家的思想绝对占着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民间有着很深的基础。

    而佛教反而只是在贵族阶层流行,并没有形成全国层面的发展。

    因此早在听说张天师其人的时候,刘志就开始打起了主意,帮助他推广道教。

    然后利用宗教对人心的影响力,加强统治,也防止诸如张角的“太平道”之类蛊惑人心的教派产生。

    青城郡贪污案结束时,他便下了诏令,让张道陵进京面圣。

    时年一百零三岁的张天师,看起来精神矍铄,童言鹤发,颇有些仙风道骨的韵味。

    刘志选择在千秋万岁殿单独召见了他,刚开始张天师有些怀疑,以为皇帝是像秦始皇一样,为了炼制仙丹,求取长生不老之药。

    但他很快就发现,在这位少年天子的灵魂中,并没有对于神明的敬畏之心。

    他与自己之间,只是一场纯粹的利益交换。

    刘志承诺将道教提升到大汉国教的地位,但却要求他们稍微修改教义,将忠君爱国的思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