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 金矿(第2/3页)  唐朝岁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左右,然后才问道。

    “方郎中,何事如此慎重?”

    徐郎中将在官道上面的事情说了一遍。

    然后对汤县道:“侍郎交代下来,一定要救活这个人。”

    “侍郎为什么不将此人带回长安?”

    “事关重大,侍郎担心他的伤势,所以先安置在富城,另外,这件事情还需要汤县费心,你我需要将侍郎安排的事情完成。”

    “驿站之内,人来人往,还是另外安置地方,较为妥当。”

    “汤县是此间父母官,一切听汤县安排。”

    “哪里哪里,为侍郎办差,在所不辞。”

    书归简短,在汤县的安排之下,方郎中一干人等全部安排在了安全的地方,医官所要的药物一并采办。

    在医官的照料之下,这个年轻人很快就醒来了,只是精神还是不好,应该是失血过多的原因。

    方郎中和汤县听闻这个年轻人苏醒之后,觉得应该问询一些事情了,穿着便服,一起来到病床之前。

    “你是哪里人氏,姓甚名谁?”

    “我富城陆家庄人士,姓李名铭!两位是?”

    “这位是在官道上救你之人,我乃本县县令。”

    李铭狐疑的看了看方郎中。

    方郎中知道李铭心中所想,说道。

    “是我们一起救下你的,你昏迷之前,见到的那位,是我上司,有事先回长安了,令我等将你安排在富城养伤。”

    李铭想要起来就要行礼,毕竟这是救命恩人以及本县县令。

    方郎中一把拦住李铭:“不要起来,你身上箭伤未愈,需要静养。”

    “多谢两位救命之恩。”

    “因缘巧合,我等在管道之上遇见了,顺便救之。”

    “对了,追赶你的那些人是什么人?”

    “我也不甚明了,估计是见财起意之人。”

    方郎中压低了声音问道。

    “你身上的沙金,是哪里的得来的?”

    对于这两位救命恩人,李铭还是分外感恩的,看来那个地方不是自己能染指的,一带沙金,就差点让自己命丧黄泉,干脆还是报于官家为妙.

    “在潼关有一处金矿.“

    “金矿,你从怎么找到金矿的?”

    “我本陇西人氏,千里投奔叔父而来,当年在陇西,遇到一个商贾,告诉我的。”

    “你且详细道来!”

    “我自陇西的时候,遇到一个商贾,他自洛阳而来,前往西域,贩卖丝绸!当时他路遇暴雨,恰好到我家避雨。

    所带货物,需要晾晒,所以在我家盘桓许久。自感此次生意估计要赔,闲聊之际,尽发牢骚!我只能不停的劝慰,醉酒之余,说了一些冒犯朝廷的话。“

    “商贾在本朝地位确实不高,后人还不能科举取仕,他们一生重利,对于挺而冒险之事,甚至敢于朝廷法度于不顾。

    此商贾走南闯北,多有见识!他经过潼关之时,在一条小河边,捡到一块狗头金,他说如果有狗头金,那么沿着山势,就会发现沙金,在深山高处,可能还有金矿。“

    “当时我认为他是胡诌,结果他拿出来了狗头金,我才相信!矿脉一般归朝廷所有,私人不允开采。

    所以就这个事情,他颇多怨言,说谁最先发现,就应该享有优先开采权,即使朝廷征收,亦应该给予一定股本!当时我听了也就一笑而过,唐突朝廷之事,我还是不敢妄言“

    “此商贾现今何在。“

    “也算是他命运多舛,因暴雨耽误行程,急于赶路西行,在里我家不远的山谷中遭遇泥石流,整个马队全部被掩埋其中,无一幸免。”

    汤县令唏嘘到“还真是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