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5章 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第2/3页)  1911再造中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帮德高望重的老头跑到县衙去,力陈新沂河之害,他们认为山川河流都是有灵的,贸贸然去破坏水脉,必遭天谴,到时整个宿豫的百姓都会遭殃!请县尊大人以全县几十万百姓为念,为民请命,阻止这项祸国殃民的工程!
    他们言辞恳切,说到激动处老泪纵横,县令大人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们。不是他不想为民作主,实在是李思明给得太多。要比拼钞能力?整个淮安府的地主加起来都不够李思明一只手打的。
    他说:“诸位,你们就别闹腾了!淮安早就姓李了,在淮安这一亩三分地,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就没有人能拦得住!现在不是他想不想挖新沂河的问题,而是就算他不想挖,那几十万平民百姓也会逼着他挖,任何试图阻止这项工作的努力都像是在往黄河决堤处一把把的扔沙子以阻挡洪水,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县令大人不肯出面,这帮地主只好自己想办法了。他们聚到全县最大的地主孙桓家里商讨对策。
    孙桓出身于书香门第,光绪二十年的举人,学识也算渊博,在宿豫颇有名望。不过他运气差,一直混到四十岁才混上个县令来当,而且当了没几年就因为上书支持百日维新,给一撸到底,滚回家种红薯了。但甭管怎么样吧,好歹是当过官的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很有份量的,现在宿豫的地主即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决择,大家自然希望他能站出来。一帮地主把孙家挤得满当当的,不少在盐城、淮安给李思明那一堆农场给逼到几乎破产的倒霉蛋也现身说法,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控告着李思明的罪恶:
    “那个混蛋比任何人都要阴险!他行事看似堂堂正正,规规矩矩,极少会用下三滥的手段,谁也挑不出什么错处来,可一旦让他的计划顺利展开,你就会发现甭管你怎么做都没有活路了!这比直接抡刀子杀人还要狠!”
    “就因为那个王八蛋,我家的佃户和长工都跑光了,不少佃户是带着自家的田地一起加入农场,就为了那每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跟中了邪似的!现在我已经很难找得到愿意租种我家田地的佃农了,那帮泥腿子都说要他们种田也可以,但得给他们提供跟农场一样的待遇!”
    “最可恶的是他把粮价压得非常低!以前一石大米我们至少可以卖二两银子的,他直接给我们来个腰斩!”
    “他的田肥得随手抓把土都能捏出泥油来,产量高得吓人,又大量使用机械耕作,成本低得很,就算一石大米卖一两银子,都能有三成利润,可我们受不了啊!这年头一两银子一石米,我们直接吃土得了!”
    “诸们,信我的,千万别让那家伙把手伸进宿豫来,如果让他进来了,你们必将步我们的后尘!”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有争斗就有失败者,这两年来在与李思明竞争中惨败的地主着实不在少数,他们那遭遇,简直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一通苦口婆心的劝说,宿豫地主群情激愤,纷纷破口大骂,指责李思明不是人,只顾着自己发财,根本就不给别人留活路。
    孙桓却犯了难,因为在这之前李思明暗地里就派人找他,希望他带头支持新沂河工程,并且许诺只要他不带头捣乱,等工程结束后就会帮他从外国进口一批拖拉机、收割机之类的机械,向他提供肥料,帮助他把孙家那十五万亩良田建设成大农场,这让他十分心动。当时他害怕得罪了整个宿豫的地主,没有直接答应,但也没有反对。可现在整个宿豫的大地主都跑过来要他出头,带领大家反对新沂河工程了,这……
    这是要把李思明往死里得罪啊!
    李思明的势力有多大,没有人知道,但有一点大家是知道的,那就是真把他得罪死了的话,骆马湖鱼虾的肚子就是你的家了。他根本就不用亲自动手,甚至都不必表态,只需要让宿豫的农民知道是这些地主在捣乱,不让挖新沂河,数以万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