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章:孔门本一体,触一必殴之(第1/4页)  六朝汉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孔臧黑着脸离开客堂后,便着手安排仲阿于的事。    他虽然身为蓼侯,在固始县拥有蓼侯侯国,但这件事涉及到东郡濮阳,距离他的管辖范围有五百多公里,影响力不够,想调查也是有心无力。    想要对付那群家伙,只有用动用儒家的力量。    于是,他先在书房,把司匡帮忙叙述的前因后果,写在了一卷崭新的竹简上。    然后召了一名办事放心的家仆,令其快马加鞭,把竹简送至孔氏宗祠,让叔父,也就是第二代奉祀君,也是孔氏当代家主孔忠作出决断。    ……    半个时辰之后,送信的家仆火急火燎地回来了。    孔臧递送的竹简,孔忠收到之后,立刻作了批复。    竹简上,用朱砂撰写的文字遒劲有力,龙飞凤舞。    上面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击之!    孔臧待在书房,双眸闪烁着深邃的光芒,凝视着竹简,声音朗朗,蕴含着似火山喷发一般,无穷无尽的愤怒,    “既然家主已经允许,那吾就不客气了!”    “辱儒者,儒家必共击之!”    他随即颤巍巍地走到从书架旁,取下来十一块金色布帛。    这是孔府的传统。    遇到重事,以布帛通知。    孔臧走回原来的位置,将十一块布帛平铺在案几上。    提起笔,蘸了蘸浓稠的墨汁,年迈的身躯竟然释放了庞大的腕力。    毛笔触碰布帛,墨汁蓦然渲染,化开,犹如爆炸的黑色飞灰。    上面书写着相同的内容。    文字与孔忠批复似的,言简意赅,只有十二字    ——“孔门一体,速来孔府,有事商之!”    写完。    他选了十一名亲卫,把信送了出去。    排除子路之后仲阿于,收信人除了孔武、孔安国之外,还有孔门十哲另外九个人的后人。    (颜回、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我、子游、子夏)    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群人,代表着儒家的顶尖战力。    ……    一个时辰之后,孔府后堂。    孔臧神态威严,精神矍铄,坐于主位,注视着下方年龄迥异,皆为儒后的十二个人。    他将鸠杖平方于大腿之上,用手轻轻地拨弄额前白发,声音虽然沙哑,但底气十足,    “诸位,事情的前因后果,可了解清楚了?”    下方十人面面相觑,互相点点头,拱手齐呼,“吾等皆已知晓。”    孔臧满意的点了点头。    起身。    鸠杖随着身体的移动而滚落。    这位白发老人仅仅看了一眼,没有在意,而是绕开案几,步履蹒跚地走着,直到走至正中央,挥舞着手,声音朗朗,开始发起号召,    “诸公,当年先祖孔丘在世,儒门三千弟子,皆恪守正义之道,同门师兄弟之间谦虚有礼,即便生活困苦,饥寒难耐,亦恪守己志,本心不移,行儒家大道。”    “托诸位先祖之福,儒家在先秦大争之世立足,与百家相争鸣,与墨家并列显学,传承至今,成为天下正统。”    “愚以为,儒学之所以传扬天下,非一家一派之功,实乃儒家弟子之力。无弟子,便无儒家!”    “因此,为保儒学传扬千载,吾儒家上下,应团结一心,护儒家之人。”    孔臧转身,望着表情坚毅先贤后人们,有条不紊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沉声,    “何为团结?一致对外也!”    “如何护儒家之人?凡欺辱儒家之人,皆应承受儒家之怒火!”    “此不仅执行道德正义,不仅承先祖之意,更是为子孙后代考量,为其日后行为提供借鉴。”    “他日,若吾孔氏后人、诸公后人遇难,儒门回应之法,亦应如此!”    这位拖着年迈身体的老人微微一顿,张开双臂,面色严肃,高声,    “因此,今子路之后有难,吾等岂能袖手旁观?”    “若不相助,时候入黄泉,有何颜面面对诸位先祖?”    “针对此事,吾儒门孔氏决定: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