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意料之中,却又如此格格不...)(第1/5页)  小雪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
    机场并不近, 位于遥远的高新区,因此十点多的飞机,亲妈八点半就扛着电脑出门了。
    真好, 后天晚上才回来呢,余思归面无表情地想。
    但是第二天没有课,亲妈又不在家,很难想象出还有比今夜更自由的时刻, 归归老师在去钻研那事之前――先从她妈的衣橱里翻出自己上学期被没收的switch, 偷偷插上卡带打了一个多小时塞尔达,成功地在拯救水神兽的路上……
    被妖兽莱尼尔一顿暴打。
    归归含泪心想我去你妈的破游戏, 哪来的人头马身的怪物,根本就是来威胁我的人生的!
    但是人不能在一个关卡被卡住太久,总得前进。
    余思归痛定思痛, 把游戏机塞回去, 摸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如果答案不在当下,那就在久远的过去。
    ――而这世上最好查的,恐怕就是一个科研工作人员的过往。
    -
    科研工作人员履历几乎都是透明的。
    ――曾在哪里就读,曾在哪里访学, 大学里所有曾发表过的论文期刊和参与过的项目都会整齐地摆在面上,至于博士论文, 只要你所在的ip地址尾段买了数据库, 就可以肆意下载。
    余思归没见过猪跑却吃过猪肉,深谙此理。
    人精归归通过妈妈的教工号和学校作风推断出了她的校内□□密码,挂上后在cnki搜索了「柳敏」的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地位非常特殊, 说是奠定这个研究人员此生的研究方向都不为过, 无论过去二十年还是三十年,甚至五十年, 哪怕一个研究员成为耄耋老者,研究方向都仍与他的博士论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且余思归隐约记得,妈妈是清华那届的优秀毕业生,只是荣誉证书早已被收起来了。
    cnki的搜索引擎不太好用,归归花了好半天才找到那篇论文。
    2002年5月收录,来源清华大学,作者柳敏。
    “基于……”余思归趴在电脑前,露出茫然神色:“基于mems及uv-liga技术的激光光刻精度研究?”
    这是什么?
    思归前所未有地感到头大,甚至有点后悔挑战了,mems……是微机系统,这个老贺课上讲过;liga又是什么新奇东西……学科交叉还是什么?
    高中生困惑至极,但求知精神仍在燃烧,点开链接准备下载下来看看――
    ……但是下一秒却发现,知网没有它的链接。
    余思归一愣。
    那论文犹如被删除了,不能全文阅读,源文件更是不知所踪。
    余思归不信邪,又换了搜索引擎搜索了一番,竟然也只有个摘要――另一个数据库存稿稍好些,多了个参考文献,都是妈妈博士期间发表的期刊。
    “……”余思归所有所思地看着参考文献后的作者名。
    那些期刊里妈妈是第一作者的居多,第二作者李光旭――余思归记得这个叔叔,很喜欢把年少的她举到肩上,称妈妈为“师姐”,戴一个黑框眼镜,拿着从北大顺来的搪瓷缸去二食打饭。
    后来课题组散了就去了南方的互联网公司,如今收益颇丰,家庭合睦幸福。
    ――但每年暮春时分,都会记得给他的师姐寄一箱岭南的荔枝。
    就像一种说不清的、逝去的羁绊。
    余思归于是又搜了搜李光旭叔叔,发现他的博士论文也被隐藏了。
    两人课题相近,只是妈妈研究的更偏向器件,这叔叔的课题则更偏向软件开发,从公开的目录来看,很大一部分都是与语言开发相关的。
    ――近二十年前的、正尝试开发的编程语言。
    余思归看着模糊不清的目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