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八十五章 灭顶之灾(第1/2页)  无双姑爷萧权秦舒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八十五章灭顶之灾
    这不是明摆着不给台阶皇帝下吗
    可罪不责众,况且这群官员也是为了大魏着想,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他们思想古板,用错方式。
    被群臣抓包的皇帝扯出一抹强笑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
    大臣们缓缓地起身,整齐地站成两队,分别站在皇帝的两边,垂手而立。
    君臣心照不宣,谁也不多言,就这样默默地站着。
    这时,萧权的队伍由远及近,走到城门,萧权等人赶紧恭恭敬敬地行礼道:“给陛下请安。”
    皇帝闻言转过身,一脸欣慰地看着萧权道:“不必多礼。”
    萧权放眼扫一下皇帝身后,整整齐齐地站着两列官员,看他们阴沉沉的脸色,看样子是来阻止萧权去西域的。
    “各位同僚可是来为萧某送行的”
    此番一去,不知何时回京都,萧权跟他们打个招呼也无妨。
    皇帝给萧权使了一个眼色,萧权会意,于是萧权用意念传音给白起和小仙秋,让他们先将明泽送出城。
    群臣在这,待会定是免不了一番口舌之争,可谓是家丑不可外扬,不宜让明泽这个西域太子爷参与看大魏朝廷的笑话。
    白起和小仙秋得令,两人合力提着明泽,咻地一声便不见了踪影。
    活生生的三个大活人说不见就不见,令群臣们一惊,萧权这实力了得啊
    萧权又会口诛笔伐,还能破了那千年神印。
    那就更要阻止萧权去西域
    万一萧权此番去西域通敌叛国,对大魏来说可是灭顶之灾
    站在队伍最前端的一位官员出列作辑,声音沉沉道:“陛下,可千万不能让萧权去西域啊”
    萧权看一眼这官员,只见他腰间佩戴青绶。
    萧权来大魏至今,对朝中官员不甚熟悉,但是朝中重要官职的官员之名他还是略有耳闻的。
    大魏和华夏历史相通,萧权记得华夏史书上说:“御史大夫,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古代做大官的人都随身佩带官印,官印的质料有金c银c铜c玉等,他们将官印装在印囊里,用绶带将印囊垂挂在腰间。
    绶是一条较宽并织有花纹的丝带,官位不同,所佩绶的颜色和织法也明显不同,使人一望便可知佩绶人的身份。
    因此,此人定是当朝御史大夫袁尧。
    御史大夫乃中央监察机构最高长官,辅佐丞相,负责对百官进行监察和纠劾,主管公卿百官的奏章,掌管图籍秘书,可以代皇帝起草诏令,接受皇帝的差遣出使。
    在古代,百官之中最尊贵的配饰是丞相和太尉之金印紫绶,接下来就是御史大夫之银印青绶,表明御史大夫的地位是比较高的,仅在丞相和太尉之下。
    而当丞相的位子出现空缺,御史大夫可以替补升任。
    御史大夫是一个重要的机制。
    古代朝廷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皇权和相权之间。
    君主一方面要依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去统领百官,另一方面又害怕丞相权重,架空君主。因此,便设立御史大夫,用于制约相权,而制约的机制就是明确御史大夫为“候补”丞相。
    这样一来,丞相就要小心谨慎,奉公守法,以免遭御史大夫的弹劾。
    御史大夫则会努力工作,尽量去挑丞相的毛病,结果就达到了相互制衡的目的。
    袁尧为人刚正不阿,一心为民,对皇帝忠心耿耿,典型的在其位谋其政,尽心做好每一件事,不争不抢,是个好官。
    也正因为袁尧是个难得的好官,他稳坐御史大夫之位,对百官承上启下,皇帝也放心,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袁尧继续坐在御史大夫之位来制约群臣。
    要不然,大魏前任丞相赵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