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0章 问题出在哪里呢(第2/3页)  时雍赵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世上很多神奇之事,在懂行的人面前,都不值一提。”
    当着娴衣的面儿,时雍把那件衣服叠放起来,用包裹装好,放在柜子上。
    “我明早就拿去良医堂,娴衣你泡好了脚,早些回去歇了吧。我困了,不陪你。”
    打着呵欠,她和衣躺在床上,仿佛困极,很快就合上了眼睛。
    大黑乖乖地趴在她床边的火盆外,打着盹儿。
    娴衣什么时候走的,时雍是当真不知道,一是娴衣动作太轻了,二是她假装犯困,结果合上眼,真就睡着了。
    大黑也没有什么动静,这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
    那个柜子上的包袱好端端地放在那里,没有人动过。
    时雍皱了皱眉头想,娴衣干这个事情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了。
    她编造孙正业那段话,当然是假的。
    因此,她离开无乩馆的时候,并没有带走那个包裹,而是假装失忆般将它留在了原地。
    ……
    诏狱外面,一辆遮得密不透风的黑帷马车慢慢驶入大门。
    锦衣卫,这三个字在大晏,是特权、神秘、特务……或许还带一点恐怖的代名词。锦衣卫党羽众多,锦衣卫的任务除了皇帝无人能干预,种种特权在让时人惧怕的同时,也成了无数人心里的疤结所在。
    怕锦衣卫,惧锦衣卫,也恨锦衣卫。
    从太祖洪泰帝开始,死在锦衣卫刀下的亡魂不知多少。
    因此,马车里的陈宗昶和陈红玉此刻内心甚是忐忑不安,不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哪怕陈宗昶已贵为国公,上可直达天听,但儿子在别人手里,仍有一种投鼠忌器的无奈。
    今日是赵胤派人叫他们来的,目的是让他们来劝一劝咬死不松口的陈萧。
    实际上,外面的谣传并不属实。陈宗昶并没有因为儿子的事情,去找光启帝,他只是在等待水落石出,静看事态发展。
    自己的儿子自己明白,陈宗昶知道陈萧是个什么德性,人是杀过的,但那是在战场上,平常在家里,他连鸡都不会杀一只,更别说杀害他心爱的女子。
    可是,儿子咬死不说真相,也同样让他心里产生了疑问,觉得此事有内情。
    在陈宗昶和陈红玉的设想里,不肯老实交代的陈萧在狱中肯定会受尽折磨、打骂,毕竟这是诏狱。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去见陈萧,不是在诏狱的牢里,而是在诏狱单独的一个单间中。据负责接待他们的千户盛章说,这是锦衣卫将校们的住处,大都督特地交代他们空出一间来,给少将军居住。
    这些天魏州请假在家办丧,诏狱里的事情,全是盛章在打点,这是个神情有点严肃的年轻人,与大多数锦衣卫的将校一样,规规矩矩,腰悬佩刀,站在人前就有一股子阴冷的杀气。
    “国公爷,少将军就在里面。”
    人的心理落差有时很奇怪,如果从高处落到低处,哪怕低处不低,也会十分难受,若是从低到高,幸福感就会很强。
    因此,虽然此刻的陈萧仍然是在锦衣卫的羁押之中,行动不自由,但没有像那些犯人似的蹲在阴冷潮湿的大狱里,不啃冷硬的窝头,还有热菜热饭热茶,简直就是天堂了。
    陈宗昶看得老泪纵横,不停地对盛章表达谢意。
    盛章面不改色,抱拳拱手道:“卑职受之有愧,这全是大都督的吩咐。”
    陈红玉内心也有些激动,可她同父亲陈宗昶那种喜怒形于色的性子不同,内敛许多。
    “盛千户,大都督为何会做此安排?”
    盛章转头,看了一眼传闻中的定国公府嫡女陈小姐,眼皮立马垂下去。
    “大都督说,少将军是英雄,在边疆苦寒之地戍守多年,为国戍边,不应同囚犯一样待遇。”
    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