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辅和他的小娇妻 19(第2/3页)  被渣坏系统绑定了(快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也必须得攻击简沧,但是朝廷上不少人为简沧说话,原因很简单,其中有一些本就是跟着简沧学习考中的进士做的官,还有一些,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简沧的本事,让自家孩子跟简沧学习去了。
    他们哪怕是为了自己/自家熊孩子科举成绩的合理性,那也必须反驳回去!
    以骆原为首,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影响力不可谓之不大,等到陛下都站出来为简沧说话了,简沧开书院的事情,也算是一锤定音。
    周帝虽然对简沧印象很好,美强惨嘛,走几步喘几下,本身又有本事,不然也不能每隔个几年,就有人在他耳边重复一下‘我有一个朋友/师长’的故事。
    最关键的是,周帝发现,简沧培养出的人才很好用。他年纪大了,和一般皇帝年纪大可能痴迷修仙想要长生不一样,周帝就想着留名青史。
    但不能空口白话就留名青史吧?总得做一些事情。以往,他有任何想法了,其他臣子总说‘啊,陛下不可’,总给他泼冷水,但从简沧那里出来的学生就不一样。
    人家务实,如果不可,会用数据一目了然地告诉你不可,如果可,会分阶段制定计划,告诉你如何实现心愿。
    再说,同一件事情,人家这些学生做起来就是快,在户部岁末统计的时候,户部其他人可能忙个很久,人家用不上几天,就将事情做成了。在兵部,考察地理、计算粮草人家也做得好;其他臣子写奏折引经据典,他看了半天,眼睛都花了,以为会有大事,结果可能只是问安的奏折。
    简沧教出来的臣子,可从来都是言简意赅有事说事,从来不废话一箩筐,让人心中明快。
    如此这般的例子不胜枚举,周帝是越用着这些人越顺手了,他还想着要留名青史,成为人人敬仰的皇帝呢,当然要帮简沧说话。
    别人可不知道周帝这些复杂的小心思,但却知道在明面上是搬不到简沧了,还让简沧的书屋变成了书院,并得到了周帝亲口许诺的很多其他书院没有的特权。
    他们心里就又气又痛,一边痛着气着,一边火急火燎地找人去想办法弄到简沧书院里面的教学资料,简沧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不能模仿,他们苦读未必不能读个名堂出来。
    但是没多久,真的将简沧的资料拿在手里了,有不少人脸上露出了呆滞的表情。
    这奇怪的符号……是啥?
    他们还真学不明白。渐渐地,他们也就放弃其他了,专门学习简沧每年得到授权更新的科举指导文章——《五年科举三年模拟》,然后,一边看着里面模拟的越来越变态的科举题目,泪流满面。
    ——简沧那个家伙不是人啊!
    唾骂完,继续捧着书本学习。
    刘友安他们叹了一会儿,习惯性捧了彼此几句,才说了他们辞官愿意来书院的事情。
    简沧如同以前一样夸奖几人,诸如‘他们才华横溢,为人师表,定能青史留名’,‘日后桃李满天下,谁不羡慕称赞’之类,简沧夸奖他们也完全不违心,在他看来,刘友安几人是很适合为人师表的。
    除了他说的话,几人无理由赞同外(比如骂骆原),其他时候,刘友安几人都很擅长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也总是夸奖居多,当时他们在这里教学的时候,其他学生反馈,除了他之外,刘友安几人是最受人喜欢的了。
    闲话间,几人又说起了朝堂上的事情,提到了骆原,提到了变革,几人也是不剩唏嘘。
    这几年朝堂风起云涌,骆原简在帝心,一心变革,朝堂上下时常闹成一团,骆原自己能言善辩,提出的很多观点,诸如‘务实’,‘俯身真正去做事’、‘不尽信书’、‘孝悌仁义,有余力才学文’等等,得到了周帝的支持。
    但说实话,谁不知道这些呢?谁不知道该为百姓真正俯下身去做事?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