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1 章(第二天一早,郑皇后带着各...)(第2/3页)  殿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主的侍卫长学的。
    郑太后心中过了一遍,宣来道录司正印,问道家可有适宜女子修习的功法。
    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才值得郑太后一问,道录司纵还不清楚,也立刻回答,有,而且是特别好的功法,当下举例一二三。
    不过,道录司掌印也说,“现在习武的女子少了,师妹们多是在山中清修。”
    “公主想学习一些武功,你荐几个人过来。”
    道录司掌印立刻应是,下去安排人选不提。
    这事儿给僧录司的和尚知道,当下羡慕的不轻,就很想去跟郑太后说,咱们少林也有适合女子修习的武功哪。
    很多年后,荣烺说到自己的少年时光时,依旧会说,“我小时候,凡我想有的,都有。”
    甚至,荣烺习武的事,荣晟帝也没有反对。
    连带在帝都显赫人家里流传的,太后娘娘欲重修《贞烈传》一事,重整旗鼓的郢王面见时问起,荣晟帝也给出了肯定答复,“朕知道的,这事太后交给阿烺了。”
    郢王条件反射的反对,“这怎么成?此等要事,岂能交给公主,公主尚在稚龄。”
    “王叔何需急着反对,这事原就阿烺提及的,眼下朕也没见她哪里出错。”
    郢王当时就想说,公主非但年纪小,这样的大事交给一个孩子,岂非儿戏!但对上荣晟帝淡然无波的神色,郢王想到子晴先生的劝诫,当下止住即将出口的话,微微躬身,“也是老臣,关心则乱,有陛下看着,必然无碍的。”
    “王叔放心吧。倒是宗室,近来有无重要事务。”
    “眼下就要到年底,给宗室的年例银子刚发下去,也有诸多宗室上表向陛下请安。”
    可即便郢王想息事宁人,最终修注《贞烈传》的名单里,没有郢王妃的名字,这岂能令郢王府心服。
    此事由郑太后下懿旨,以郑太后为首,郑皇后、嘉平大长公主、顺柔长公主、在帝都的诸位郡主,皆在列,连荣烺小小年纪,也排名在诸郡主之上,做为主理人之一,唯独没有郢王妃。
    郢王妃简直气煞!
    当时就把在家精研《贞烈传》的郑氏叫过来问缘由,郑氏有些懵,她也不知道啊。“就是太后娘娘说,让我好生精读,书里有更深的含义。”
    是的,名单上有她儿媳妇郑氏,也没她!
    郢王妃怒,“怎么单你就配注释《贞烈传》,我就不配了?”
    郑氏不敢说话了。
    郢王妃几次进宫都没得好儿,她并不将无能无才的郑氏放眼里,可世事就是这么让人窝火。郑氏自己无能,偏娘家十分厉害,郢王妃也不敢太欺负郑氏,一瞪她,“既是宫里看不上我,你也不必去!”
    郑氏马上道,“那我明儿就递个病假,让太后娘娘另找人。”
    郢王妃原是气头上,郑氏答的这么溜,郢王妃当时就给架梯子上下不来了。郑氏一福身,回去写病假条子了。
    郢王妃在家狠气了一场。
    第二天,郑太后一见郑氏的病假条子,与柳嬷嬷道,“你打发个太医过去给郢王世子妃诊一诊。既然她身上不爽,也就不必再劳烦她,召郑公府的老夫人进宫。”
    都没容郑氏这病即刻痊愈,郢王府的名额就被郑老夫人顶了。
    荣玥是个实在性情,听说母亲病了,就想跟郑太后请假,回家侍疾。郑太后与她道,“我令太医看过了,只是说你母亲有些疲倦,并无大碍。”
    荣玥脸上仍是忧色不减,倘不是母亲实在病重,怎么会推却重注《贞烈传》之事,即便荣玥也知道,这是一件要紧事,也是一件很荣光的事。
    郑太后令柳嬷嬷把郑氏的病假条给荣玥,荣玥依头看母亲的病假条,见上面写身体沉重,体力难支,怕要辜负太后娘娘信重,耽搁《贞烈传》的重注之事。故请娘娘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