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天街行(1)(第1/4页)  黜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仲夏时节,天气尚未完全转热,而在张行转入中镇抚司之前,东都就忽然变得气氛紧张了起来。
    原因再简单不过,杨慎谋反大案被转交给了刑部,结果刑部尚书张文达一上来便摆出了要从严从厉的姿态。
    这等泼天的大案,偏偏主谋杨慎本身是上柱国,是开国第一功臣、故宰相兼上柱国杨斌之嫡长子,所谓门生故吏满天下,姻亲世交遍两都,一旦要瓜蔓抄起来,那可就乐子大了。
    所以,东都豪门人人自危,依附豪门的各类人士也都道路以目,小心翼翼起来。
    其实,杨慎这个案子,一开始当然是靖安台来做的,而且应该是靖安台中丞兼宗室大臣曹林亲自负责。但曹林一开始给出的方案是只诛首恶,不做过度追究。结果就是,南衙宰执们一致同意,然后送入宫中,当日就被宫中一声不吭打回来了。
    皇帝、天子、圣人,总之就是那位早在先帝时便领兵征伐南陈,公认的文武韬略、聪明神武,号称人间至尊的存在,没有任何批示,没有任何语言,直接将联名奏疏送回。
    没人敢轻视圣人的态度。
    于是,南衙诸公稍作讨论,倒也爽快,立即将此事移交给了御史中丞负责。
    结果,御史中丞窦尚回去捣鼓了一圈,拿出了一个稍显严厉的处置方案,南衙诸公再度转入紫薇宫,却又被送回。
    这个时候,按照规矩,正该刑部接手。
    于是,南衙诸公便正式移文刑部? 着刑部尚书张文达来参详一个方案。
    且说,这件事情跟东夷大败作为眼下朝局最大的两件事情? 所有人都在盯着? 而随着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 不知道有多少人暗地里揣测了多少回紫微宫圣人的心思? 早就不耐烦了。
    刑部尚书张文达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他既然接到南衙诸公的传文,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找靖安台汇总人犯与谋逆过程的信息? 反而在沉默三日后忽然公开上书。
    在这封堂而皇之经过南衙-北衙进入紫微宫的奏疏里,张文达公开指责南衙诸公因朝臣多与杨氏、李氏有姻亲故旧? 不顾杨慎罪大恶极、祸乱天下,居然为百官所裹挟? 轻易动摇立场? 尸位素餐,有负圣人信任。
    至于靖安台中丞曹林、御史台中丞窦尚二人,当然是居其位不思报国? 反为舆论钳制的无能之辈。
    最后? 张文达又专门指出? 二征东夷大败,不是朝廷谋划有失? 不是大魏兵将不勇? 不是圣人不够德昭天下? 根源正是杨慎小人处心积虑,陷圣人与朝廷于险恶? 害天下与四海于分离。
    这样恶劣的罪犯? 若不能清查彻底? 株连党羽? 国家是不可能安定的? 便是白帝爷说不定都要鄙夷国家司法的力度,不再庇佑国家的。
    奏疏入宫,圣人即刻加张文达刑部尚书参中书省庶务,并将张文达的奏疏发回南衙……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俱在与大内一墙之隔的紫微宫南部,共用一殿,合在一起便是代表了宰执权威,平素称之为南衙的存在,换言之,张文达一封奏疏就让自己成为了他指责的南衙诸公之一了。
    而到此为止,南衙诸公哪里还不明白圣人的意思?
    于是很快,南衙便重新上奏,请以刑部尚书参中书省庶务张文达总揽杨逆案与东夷军国事宜。
    这一次,大内立即准奏。
    “所以这就折腾起来了?”
    中午时分,旌善坊旧中桥上,今日刚刚换上一身锦衣的张行正在旁边孩童艳羡目光下喝着寒气四溢的酸梅汤,刚才半日,他都与秦宝一起一边望着北面热火朝天的场景,一边聊着相关事宜。
    彼处,数不清的刑部兵丁、杂役正在将一车车、一担担文书自北向南来运,根本不需闲杂人等穿过,再加上许多满头大汗的刑部吏员,许多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