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 章(【师生名分】...)(第2/5页)  戏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什么,就是眼神有点可怕。
    文哥儿当做没看见。
    他又看向赵氏,发现赵氏脸上的笑容有些黯淡,明显因为他只抓玩具颇为失落。
    文哥儿一顿,看向剩下那些社畜工具,一时不知抓哪个让他娘开心一下才好。
    照他自己的真实想法,那就是一个都不想要。
    抓周这么要紧的日子怎么能弄虚作假呢,好孩子不应该做这种事!
    都怪他爹,挑的东西太正经了,瞧着就让人害怕。
    就不能做成可可爱爱、值得收藏的小模型吗?!
    文哥儿正举棋不定,就见谢迁掏出一枚随身带着的私印,笑着说道:“我来给文哥儿添个印章,瞧瞧文哥儿喜不喜欢。”
    印章!
    这东西在抓周时与笔墨差不多,一般代表着走官运。
    读书嘛,终极目标还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所以算是殊途同归!
    不过比起他爹准备的厚厚的启蒙套餐以及文房四宝,谢迁摆出来的这枚印章就叫人顺眼多了。
    这私印用的是上等的寿山石刻成,通体盈透润泽,颜色宛如深秋熟透的柿子那样烂漫动人,上手摸起来触感更是如同婴儿肌肤,很有传说中的“寿山田黄”的味道。
    文哥儿伸手把那枚印章拿起来,发现底下写的是“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古人的名与字大多有紧密关联。
    比如谢迁的名字就出自《诗经》里的这首《伐木》,于是他取字时便依着诗句选了“于乔”。
    文人的私印上刻什么字全凭自己喜好,谢迁这枚印章涵盖自己名和字,已经属于非常正经的了。
    有的人在印上刻着什么“杏花春雨江南”“浮生半日闲”“听鹂深处”“孤山月色”,那就纯粹是文人之间乐于赏玩的风雅之物了。
    唐伯虎这人格外疏狂,直接给自己刻了个“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私印。
    等到唐伯虎陷入科举舞弊案、仕途彻底无望,还曾自嘲般刻了个“南京解元”印纪念自己有过的风光时刻,每每需要卖画时就把这印章取出来,盖到自己的画作上给它增增值。
    那可是南京乡试第一名,实打实的举人老爷,有几个举人落魄成他这样的?不说画得好不好,光冲着这印章就要买上一幅画支持支持他!
    也算是苦中作乐了。
    文哥儿攥着印章不放手,脑海里冒出一连串敢于文人印章的记忆,最后他想到的是:唐伯虎现在在哪里?几岁了?认识和他一起卷入舞弊案的小伙伴没有?
    据传唐伯虎那位小伙伴叫徐经,是个特别有钱的人。他认识唐伯虎后顿时惊为天人,每天带着一堆狗腿子和唐伯虎一起纵横欢场、流连花丛。
    想想看,同在天子脚下等着会试,别人苦哈哈备考,他俩结伴风流快活,一天到晚撒钱买欢,结果会怎么样?
    结果当然是枪打出头鸟,他们因为是当届考生里最高调、最扎眼的,直接成为弘治年间一场科举舞弊案的涉案者。
    人告发的就是巨有钱的徐经买题!
    这位巨有钱的徐经到底多有钱呢?
    他卷入科举舞弊案后伤心不已,回家啥都不干,闭门读书等着朝廷允许他重返考场的特赦令。
    可惜最后他虽然等到了朝廷的赦免,却死在了二次赶考的路上。
    徐经死了以后,他其中一个儿子光是田地就分到了一万多亩。
    他这个儿子就是徐霞客的曾祖。
    这位曾祖接手的遗产分到徐霞客这一代,还能供徐霞客环中国旅游三十年。
    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这些可恶的有钱人!
    败家五代都败不完!
    连徐经这么有钱的家伙都沉迷科举,到老都要拼着一身老骨头上京再考一轮,可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