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名扬四海(第1/3页)  苟在乱世做主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身为一个穿越者,别的他可以不搞,但造纸却必须得造。
    造纸的成本很低,如此方便的书写材料必将取代笨重的竹简,成为士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完全可以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像蜀州的蜀锦一样成为渝州的特色产品。
    虞熙不打算剽窃别人的创意为自己扬名,递出竹简后就立刻解释:“此物乃是我于古书上所见,听闻是前朝一奇人蔡伦蔡敬仲所创。不知为何没有传播开来,我亦是无意中才翻看到。”
    老实说,比起曲辕犁和筒车,他对自己整理出来的造纸术更有自信一点。毕竟是前面那两个真得全凭印象和想象,而造纸术他却是切切实实看过相关纪录片的。
    那个纪录片拍得相当出色,以至于他把纪录片的名字给忘了个干净,倒是把内容记得清清楚楚。
    只是很显然,匠作监觉得意曲辕犁和筒车更现实一些,反倒是造纸术有点超出他的认识范围。
    用树皮、麻头、渔网之类的杂物就能制造出滑若锦缎、白如雪花的书写材料,委实是天马行空了些。
    不过既然是太守亲自交代,无论能不能成他都得尽全力。
    再者说了,太守那么有文化的人如此看好这造纸术,没准儿还真能成呢?
    随便一出手就是三件奇物,与工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匠作监不免心生敬意,也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如果能和太守一样阅读那些古书……
    想到这里,匠作监不禁自嘲地笑了笑。
    像他这样的小人物,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去找什么书看,识得几个字就足以让他用到老了。
    ……
    一大早就去了工坊,跟匠作监唠了一个时辰,虞熙笑得脸都要僵了,看来这装模作样也不是个轻省的活计。
    虽然《渝州发展计划》只走出了第一步,但他的心情却轻快了起来。
    好不容易在乱世抢下了自己的一块地盘,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悄悄搞基建,然后惊讶所有人。
    大抵是某种源自血脉里的传承,虞熙对于基建抱有极大的热情,恨不得三年实现工业化,五年飞机飞上天,十年集体奔小康,二十年火箭升太空。
    如果可以,他甚至希望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基建上,奈何现实不允许,接了太守之位的他还有许多事情要亲手处理。
    成参退兵后,他们理应举办庆功宴犒赏三军。但虞芒新丧,他不守孝也就算了,还开宴会喝酒吃肉委实有点说不过去。
    庆功宴办不了,然而犒赏士卒却不能拖延。刚好从世家抄出来不少好东西,也不怕花销太大搞崩了财政。
    这种收拢人心的事情,虞熙自然也得出面。就算他想躲懒,陈裕在宣传时也会带上他的名字。
    有渝州太守亲自盯着,底下人要贪污也得顾忌两分。
    虽然在之前的平城之围中,虞熙展现出了十足的魄力和担当,但仍有些见钱眼开的家伙觉得他年幼可欺好糊弄,打算趁机狠狠捞上一把。
    对于这些蛀虫,他丝毫没有手下留情,一旦发现账目对不上,立刻就让程延带兵抓人,当场对峙。
    顺带一提,如今平城的记账方式已经革新。
    负责财政的官吏们根据他当初记账时列的那个表格,充分发回主观能动性做了不少创新,发明出了许多适合各种情形的表格模板,让对账变得快捷方便,做假账很容易就能被查出来。
    贪点小钱的革职了事,贪得多的直接拉到刑场斩了。扫荡了一波贪官污吏,平城军民直呼痛快,一时间满城都在传虞熙是如何的年少有为、英明神武。
    当然,这些舆论的背后少不了某位谋臣的推波助澜。
    虞熙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声望能好到这种地步,什么“千里负卒”、“火烧林野”、“援城救父”、“逆转乾坤”、“发檄骂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