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虚拟现实的困境(2 / 2)

“陈教授,进入虚拟空间,需要使用者的脑波和初次采集的脑波一致时,才能进入,如果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情绪波动比较大,脑波比较活跃,导致脑波与采集数据对不上,那就很难进入。”

“我们采用的是大脑皮层微电流的方式,给大脑发送了一组催眠的脑波,让使用者安静下来,但这种方式因人而异,快的很快就进入了,我们测试的人员中最慢的用了两个多小时。”

任小川说到这里的时候,旁边的几位教授嘴角一抽,那次的实验,测试者没进入虚拟空间,倒是差点把负责测数据的人给弄睡着了。

难以瞬间进入,这种体验糟糕透了,比如说相约进入打游戏,结果一人进入了游戏死了十多次,队友才进去,那真是糟糕透了。

再比如,用这个办公,八点打卡,结果迟迟进入不了虚空世界,那估计是天天迟到了。

“陈教授,第二个闪退的问题,主要是两个问题造成,一个是硬件问题,放置在头盔内的芯片不行,但这个只要芯片技术突破或者多安置两个芯片都能解决。”

“最主要的根源是,人在进入虚拟现实的时候,属于潜睡状态,国际卫生组织将睡眠质量从高到低分为五种,分别是甜美、舒适、苦涩、烦躁、不眠,大多数人都处在烦躁的状态。

至少我们测试的2000人中,92%处于苦涩以下,只有几个人达到了舒适状态,至于甜美状态,一个都没有。”

任小川这么一说,陈诺顿时就明白了问题所在,

如果处于浅眠状态,实际上人的大脑还是在工作中,而且处理的信息量比清醒的时候多的多,这个时候人就是做梦。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睡了10个小时,但还是睡不醒、睡不好!

造成这种原因的因素就是接收到的外界信息太多,诸如睡前玩手机、看电视等等,还有就是工作压力等等。

潜睡状态,人容易惊醒,进入虚拟世界受到惊吓当然也会闪退。

想到这里,陈诺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了,难不成在推出虚拟现实的时候,还要先改善使用者的睡眠质量,让使用者达到甜美的最好睡眠状态?

这不是扯淡吗?比四大工程都要难的多。

全世界76亿人,一大半睡眠都有问题。

如果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非他莫属,每年获得的金钱数以万亿计。

“任老,你们催眠的脑波是怎么得到了?是不是让使用者戴着头盔睡觉,然后通过数据监测得到的?”

“对,我们就是用了这种最原始的办法!”

陈诺点了点头,难怪会是这种结果。

科学家可以通过测试者的肌肉活动、呼吸频率、眼球运动以及大脑活动等来判断使用者的睡眠层次,不同的睡眠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然后捕捉脑波分析。

这种问题就是,测试者睡眠质量都是处于苦涩阶段,得到的脑波最大限度的只能将使用者催眠到苦涩阶段。

若是使用者精神处于亢奋状态,那就完蛋了,那就得看使用者和头盔谁耗的的过谁了。

“陈教授,我们先说第一个进入的问题,我们想了几种方法可以缩短这种进入虚拟现实的时间。”

“第一种,就是利用虚拟现实的生态仓,调整生态仓的温度、湿度等各种影响睡眠的因素,让生态仓达到最佳的入睡环境。”

任小川说到这里指了指角落里的一条跟冷冻柜一样的装置。

陈诺上前绕着看了一圈后,眼神满是怪异,怎么看都像是躺在了水晶棺中了。

白布一盖,唢呐一响,直接送火葬场得了。

“这种目前是最理想的,测试者中基本上都能在几分钟内进入睡眠状态,且有45.22%的测试者进入了舒适的睡眠状态。

但这种成本太高,就这么一台需要50万rmb,大批量生产,估计会在40万左右,能买的起的这种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