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01 好戏连台】(第2/4页)  明鹿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有弊,科举制可以说是对当时各位文化人的一种无形中思想禁锢。

    就像一棵小树,凭着自己生长方向生长,它或许会长歪,也或许成为参天大树中的参天大树。

    可科举制就像一个环套,从小树是苗的时候就套在上面,导致小树只能按照环套的形状去长,被定死了。

    在盛世,这样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乱世,就有大问题了。

    大树已经从中间腐朽了,再不下猛药,仍然是按部就班的弄一堆东林党那样的光说不练假把式上台,只能依循历史的轨迹,被农民军把整个国家覆灭,被东北的建奴捡到全天下全历史上最大的便宜!

    建奴可没有宋时期的金国那么强大,更不用说比成吉思汗的蒙古。

    建奴得天下是十分偶然的。

    韦宝始终坚信,华夏这么强大的庞然大物,不管什么时候,出问题,最大的问题,一定是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外部因素。

    权利下放到地方,滋生腐败。毕竟只要考上了,只要考生愿意,总是能够做官的,先不管官的大小、位置。

    那么寒窗十年为的是什么呢?在古代读可不便宜,籍费用就不说了,人吃喝拉撒赶考也要钱,而供养一个读人足够养活五口之家的伙食费。

    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费用下来,一旦考上,在交通通讯极其糟糕的古代,那些千辛万苦才考上功名的考生当官后会干什么?捞钱是一定的,多少的问题。

    寒门学子求学不可能不借钱,进入了仕途之后,就算是东林党,东林党九成九都是贪的,并不比阉党好到哪里去。

    东林党是占了好名声而已,实际上与阉党是一丘之貉,政治属性并没有什么大分别,只是一边代表的是文官集团,一边代表的是皇权集团,仅此分别。

    士子们在当官之后的各种好处加剧了土地兼并以及更加拖累朝廷的财政。

    最后,科举制的创立把本来就够低的武人的身价压得更低,导致“好男不当兵好贴不打钉”加剧,人人都想着读当状元而不是开疆拓土。

    科举是为了从世家手中夺取人才、打破世家的人才垄断所创造出来的制度,隋朝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什么呢?

    举孝廉度,虽然这样让屁民权利比科举制小,但举孝廉这种制度起码避免了官员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状况。

    中央集权,至少进士级别是需要皇帝亲自批阅,减少世家对皇权的钳制。

    培养出更多的文化人,提高识字率。

    大幅甚至翻几倍提高了平民参政的机会。

    韦宝不否认这些科举的好处,这些对于封建社会的巩固,都是有统治意义的。

    但是既然朱八八有世袭这么一个空子,能否加大世袭的标准,比如七品以及七品以下官员可以酌情世袭!松绑科举的束缚?

    像是郭文亮这样的情况,在整个大明实在是太多了,老子是七品官,儿子却连个秀才,或者举人都考不起的,大有人在,若是能在这方面松绑,一下子得多出多少候选官员?这对科举制度是巨大的冲击。

    这个冲击会带来什么后果?

    韦宝不知道,不过韦宝很清楚,肯定比洪水猛兽厉害。

    韦宝估算的很准确,这个时候,魏忠贤已经得到了消息。

    “九千岁,出大事了,韦宝今日在都察院和大理寺考选,五品以上官员全部优,包括东林党的人。五品和五品以下官员除了胡大民是差,其他全部中档,等候重新分配差事。最惊人的是韦宝提了只有秀才功名的一个叫郭文亮的小吏为御史!”王体乾对魏忠贤汇报道。

    王体乾分管着东厂,信息十分灵通,虽然很难得出宫,但他什么都知道。

    魏忠贤的外甥傅应星也管着东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