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驿站变革(2 / 2)

朱元璋暗自思量。

听见皇祖父的声音,朱高炽才回过神,行礼道:"孙儿参见皇祖父!"

朱元璋曾说,他们爷孙间不必拘泥儒礼,但在群臣面前,还需顾及皇家尊严。

见他行礼流畅无误,朱元璋笑容更甚:"免礼,过来爷爷这边坐。"

他挪出龙椅的一角,轻拍那柔软的明黄色垫子,满是疼爱。

然而朱高炽明白,若真坐下,只会引起朝臣的戒备,于是他缓步走到御案边。

朱元璋见状并未强迫,只问:"上书房的学习进展如何?"

"禀陛下,学业虽无甚困扰,却略感乏味。我更偏爱驰骋疆场的快意生活。"

"嗯,很好。看样子过些时日,你便无需每日苦读了。你与你皇爷爷一样,坐不住,不过你还年轻,待你长大,有的是机会在军中磨砺。"

皇帝的举止与亲和的言谈在朝臣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尽管他们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已是波澜壮阔。

太子去世后,皇帝的面容似乎只留下了冷漠,何时能再见这般和煦的微笑。

燕王世子果非凡俗之人,朝臣们不禁暗自惊叹,渐渐恢复冷静后,他们开始谋划。

如今储君空缺,有胆识的大臣在朝堂上直言询问,而他们这些胆小的,只能私下揣测。

凭借多年官场经验,皇帝对燕王世子的亲近,无疑揭示了他们长久以来的猜测。

尤其对六部的官员来说,这无疑让他们卸下了心头重负。

"炽儿,你可明白为何召你至此?"

朱元璋笑容满面地问道。

"孙儿明白,自然是因驿路改革之事。"

朱高炽坦诚回应,朱元璋见状点头,对朱高炽的印象更为改观。

在朝堂上,必须展现出毫不犹豫的气魄,一旦臣子察觉到犹豫,必然会影响他们的态度。在群臣面前不露怯,是为帝者的必备品质。

"众位大臣,炽儿便是提出此法之人,有何疑虑或建议,但说无妨。"

朱元璋微转身体,面向六部官员。

朱高炽则深深吸了口气,假使有朝一日登上皇位,必将面对这些人,提前锻炼并非坏事。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才能称为真理。尽管与诸葛亮一路讨论,朱高炽仍觉得计划尚有不足,或许与眼前官员探讨,能找出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