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51 一时之杰(第2/2页)  刘备的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前,又曾与国相,共祭天神。宫中旧闻,桓帝弥留之际,遗诏兄终弟及。传位勃海王刘悝。并命陈王宠辅政。然此诏尚不及发出,便被大将军窦武撕毁。桓帝梓宫尚在前殿,窦太后杀便杀田圣灭口。    正因如此,陈王宠,素为先帝所忌。为求自保,于是与淮泗诸王,暗结盟约。不惜养妖贼自重。将心比心。陈王宠早知灵帝,来路不正。故行拨乱反正,才有劝进蓟王之举。    换言之,若追本溯源。自灵帝始,便非大汉正统。更何况叔侄三人。    于是乎,劝进蓟王,水到渠成。然,蓟王不欲。普天之下,汉室宗亲,还有何人可继任大统?    必是“天命所归”。得传国玉玺之陈王宠,无疑。    少年天子,忽有感而发:“勃海王,尚有遗孤乎?”    太保曹嵩,慷慨发声:“自勃海王(刘)悝以降。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伎女二十四人,皆死狱中。傅、相以下,以辅导王不忠,悉伏诛。”    少年天子,一声暗叹:“朕,已尽知。”    百官无不屏气。前朝旧事,宫闱禁忌。岂是我等可参与其中。    少顷。董侯振作精神:“陈王宠,私藏传国玉玺之事,又当如何?”    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殿中群臣,两党棋峙。领会上命,揣摩圣意。岂有泛泛之辈。天子口出“私藏传国玉玺”之句,已坐实陈王宠之罪。    故后半句“又当如何”?    天子乃是问罪也。    殿中曹党,无不士气大振。    太保司直程昱,持芴跽奏:“禀陛下,可诏命陈王宠,速将传国玉玺,完璧归甄。如若不从,传檄讨回。”    谓先礼后兵。少年天子,轻轻颔首。又含笑发问:“太师,以为如何?”    “老臣无异议。”王允肃容奏对。    闻此言。殿中王党,悉数噤声。不再据理力争。    王太师乃纯臣。少年天子心中慨叹,而面色不变:“善。”    “陛下明见。”二党齐声。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