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夏花灿烂,转眼间已经入夏,疏勒的六月到了中午便温度骤增,东面沙漠中的热浪一阵一阵涌来,如同架在火炉口上。 疏勒的征战还算顺利,汉军恰在酷热之时进入疏勒城休整,免去酷暑难耐之苦,征伐西域除了路途遥远,地形复杂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气候多变,冷热交替,一般中原来的士兵难以适应。 尤其关奎和关海兄弟,虽说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了,这段时间还是嘴唇干裂,脸上手上起了一层皮,原本红润白皙的面庞变成暗红色,显得萎靡不振。 倒是周处这家伙似乎没什么影响,同样都是江南水乡长大的,他和文鸯一样生龙活虎,也不知道是不是满脸的红须掩盖了他沧桑的面容,粗犷甚至更甚于西域这些兵卒。 疏勒境内大城二十三座,小城五十余座,有些城池已经废弃,人烟稀少,王城疏勒城攻破之后,随着消息传出,加上官文发下,各地守将纷纷前来请降,这几日马哲等人又忙得不可开交。 伊循城的塞种人在刘封的安抚下返回驻地,还将伊循的地盘划分给他们,第一批牛羊、粮食和布匹都从盘稿城中调拨,先将他们逃亡在山中的族人妥善安置。 相比于中原,西域更是地广人稀,这在后世近两千年的时间都没有解决人口饱和问题,刘封不寄望百年内能让西域富庶如中原,但选择规划资源丰富的区域集中发展还是有可能的。 当然最主要的教化育民要跟得上,汉代时期的还没有维京人的入侵和回鹘一族的强大,目前只有佛教的传播较多,正是东西文明交汇融合时期,百姓信仰普遍还在迷茫时期,也是传播华夏文明的最佳契机。 从太学院到各州县的学府,科举制已经逐渐成为汉室朝廷的主流,随着将来行省制的推广,察举制将会彻底被杜绝,遏制士族垄断人才发展势力,朝廷将会从广大百姓中选拔优秀人才。 经过刘封不断地推广和重视,不仅仅儒学和经学为考试项目,将数学、音乐和工匠等技艺细分出来,也成为入朝为官的途径之一,逐步促进发展科学,增强科技力量,才能让华夏步入良性循环,实力真正领先这个世界。 来往西域的商队正在不断宣传葱岭以西大秦帝国的强大,那里的文化、军事与中原大不相同,但实力和地域可能超过大汉,这让中原许多清高名流大为不满,甚至嗤之以鼻,认为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故意夸大其词。 自负自满只会招致灾难,以史为鉴,刘封的学识或许比不上这些大儒,但他的见识却是这个时代的人无法比拟的,很多事情限于时代的生产力和条件无法去做,但改变观念、开拓眼界是刘封一直在努力去做的事情。 西域作为东西文化交汇之地,它和中原的交融也需要一个过程,刘封已经计划在河西走廊一带设立交流学宫,类似于春秋时期的稷下学宫,但容纳的范围更广。 包括来自西域各国的学者、僧侣、游吟诗人,都可以在这里讨论学术,甚至著书立传,期待着将来形成一个更加庞大先进的学术交流之地,让不同的文明和思想在这里碰撞。 唐代的长安包容极广,才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鉴古借今,正打算将将来的世界轴心引入到华夏之地,以洛阳、长安为核心,西有丝绸之路,北有大漠商路,东、南有伟大的海上航路。 这一副蓝图早在刘谌小的时候刘封就不止一次地描述过,世界地图和地球仪上画了不知道多少条经纬线,就是想让刘谌的目光更长远,雄心更广阔,以秦皇汉武的雄略,光武治世的仁德让大汉稳固强大,将华夏文明传扬四海。 时光如梭,刘封正在努力小心地绘制着这副蓝图,但他深这不是一两代人够完成的,华夏要成为世界中心,首先需要稳固的政局,开明的制度,自身强大才能远慑四夷,海纳百川吸纳精华,滚雪球一般让强者愈强。 刚把调任官员的文书发出去,亲兵便快步进来禀告:“大将军,罕诺依城城主江买提在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