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火热(第3/5页)  我在江湖做女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高、制作最精良的游戏产品;游戏开发商和主机制造商从他们忠诚的用户手中获取金钱,然后重新投入到规模更大、技术水平更高、更加了不起的下一代游戏奇观中去。

    当然,并非没有人尝试过其他样式的游戏商业模式,进入了新世纪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游戏行业的其他商业模式目前看来也非常成功c盒装游戏、手机游戏、免费游戏、网页游戏、休闲游戏

    实际上,从最近两年的全球市场角度看,非主机游戏的总市场规模,也几乎达到了主机游戏市场的一半左右了,并且还在飞速增长中。

    c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在硬件上也允许多一些作用了,也出现了很多好玩的精品游戏,比如魔兽世界、大航海时代o等游戏。

    但有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目前世界上投资最高、质量最好的游戏,始终都处在主机游戏的市场之中;非主机游戏虽然也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但就算是投资最高的网络游戏,其投资也无法和主机游戏体系下投资最高的3a游戏投资相比。

    二线游戏的投资差距就更加巨大了在主机游戏中,二线,甚至三线3a作品最少都有数千万元来计算的投资,数亿的都很常见。

    而非主机游戏,例如免费网游、网页游戏、手机游戏的二三线作品有个数百万元投资就可以号称旷世大作,绝大多数的甚至有个两三千万的制作经费就已经算得上资源异常充足了而这在主机游戏的世界里,仅仅是个“高预算独立游戏”的规模很多独立游戏工作室从众筹和第一方补贴拿到的预算就有这个数字。

    而双方的游戏质量和风险承担能力的差距,也正如这投资额的差距一般醒目研发投资大的主机游戏,其客观风险居然比暴利的免费游戏更低

    主机游戏开发商和工作室大多经营十数年、数十年,在里面钻研最先进的图形学技术、寻找最新的表达方式和游戏设计方式,顺利地从一代主机过渡到下一代主机;而网络游戏、网页游戏、手机游戏的开发者们,虽然开发成本比主机游戏低,市场规模比主机游戏大,经营时间比主机游戏研发商短,事实上却承担着比主机游戏研发商更高的风险。

    基本上游戏行业的真正精英,大概都会同意这个结论,每次市场模式变化都伴随着大量的研发公司破产;就算公司没有破产,裁员和解散制作组的频率比主机游戏要高很多,就算这个领域中最大型、赚钱最多的公司也没有多少保留开发组去进行纯粹研发和提高技术能力的意愿。

    而且,这种市场形态,并非“网络游戏”一家所独有,也并非“手机游戏”或“网页游戏”这些采用类似商业模式的市场的唯一特征。

    在非主机、还有失败主机的那些游戏市场上,类似的景象是反复出现的市场参与者投入更少的投资,却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市场领先者虽然攫取到了暴利,却也不敢向游戏研发投入更多资金,而是选择撤出暴利,投入到其他的领域去。

    就好像把游戏玩家当做了负责产奶的奶牛,他们给游戏付费的目的就是被剥夺现金,然后供“有投资意识”的企业家们投入,或者糟蹋在其他的领域,或者进行高额的消费等等。

    然后出现的,往往就是恶性循环随着投资额减少,市场也变得停滞、衰败和小众化,游戏玩家们纷纷流失,投资人们赶向“下一个风口”,抛弃了这个市场。

    这种“捞一把就走”的游戏行业,反而是自然的、符合资本家的,一个行业风口到了就立刻都来了,成本变高了、大家不想承担风险就高喊着“泡沫”撤退,最后留下一群人在这个夕阳行业中坚守,实在是再天经地义不过了。

    而成功的主机厂商,却是要将“好玩”和“创新”像基因一样牢牢写入了游戏人的执念之中,完全代替了资本的“投机”、“赚钱”和“洗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