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2章 国事之争(第2/2页)  寒门祸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停工的地步?”
    “此话怎么说?”嘉靖的眼睛微微一亮,语气平缓地问道。
    徐阶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深知这里深藏着一个小游戏。
    圣上不仅要独断专行,更要一个好声名。他总会摆着一位明君的风范,而下面的人必须按着他的愿意行事,且还要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身上。
    严嵩为何能够伫立于朝堂二十年而不倒,正是因为他一直按着圣上的愿意行事,且将很多的骂名主动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高耀同样研究了嘉靖二十多年,这时迎着嘉靖的目光,显得忠心耿耿地回答道:“皇上,只要再拖两个月,夏粮运到京城,一切都能够迎刃而解!”
    徐阶听到这番话,心中却是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且不说,新米运到京城要费不少时日,两个月时间怕是不行。这九边的军饷、兵粮、官员俸禄等都需要用钱,到那时更不可能将钱挤给这帮底层勋贵。
    高耀这一番话,根本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到如今,大明的财政是入不敷出,若是继续丁吃卯粮,最终只会是无粮可吃。
    如果事事都盯着新税上,最终肯定让到大明的财政越陷越深。
    另外,此次拖欠这帮勋贵的禄米远不止区区一万两,这一万两只是那帮勋贵当前所要求的数量。而若再拖两个月,那他们索要的必定不再是一万两了.
    当然,他虽然能够看到这些问题,但却深知此刻应该闭口不言,不可逆圣上的愿意而行。
    “嗯,那就依高尚书所言,此事再拖上一拖吧!”嘉靖满意地点了点头,便是打定主意道。
    虽然他心里亦清楚,这并非一个好的解决方法,但他扩建天坛的计划断然不可中止。现如今,只能是“听从”高耀的提议,将事情再拖一拖,由夏粮来填这一个窟窿。
    事情到了这里,却没有就此了结。
    徐阶却是睥了高耀一眼,而高耀又是上前,显得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拱手朗声道:“皇上,吴尚书在士林拥有极高声望,而今日之言过于危言耸听,且如此草率上疏,恐引其他官员争相效仿,此举有卖名之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