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之秋,南有倭人未绝,北有鞑子犯疆,正是朝堂上下洁身报效朝廷之时……十二月初六,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林晧然借其妹生辰为由,大肆宴请四方宾客,京城官员过半,更在乡绅大贾不计,所献之货价值可达万金……今财事萎靡,百姓食不果腹,此举实有损官员之德行……林晧然非寻常官员,乃统率百官阁臣,受朝野瞩目,此举有伤风化、祸及纲纪。臣恳求皇上治林晧然之罪,以肃朝纲!”
笔停,一封精美的奏疏已经跃于纸上。
胡应嘉喜滋滋地望着自己的佳作,这收礼虽然不能定罪,但有鉴于他妾室给他的灵感,完全可以从林晧然的身份和行事不匹配出发。
作为统率百官的文渊阁大学士,却是如此高调地敛财,他自然可以给林晧然强扣一顶“有伤风化、祸及纲纪”的帽子。
弹劾,从来都不用什么真凭实据,甚至都不需要过硬的道理。
像当年林润弹劾严世蕃“勾结盗匪,欲行不轨”,只需要有一点正常思维的人,都不会真以为严世蕃想要谋反,但这道奏疏到了京城便成为了严世蕃的催命符。
现在他其实亦不需要确切的证据,只要给出一个由头,那么自然会有人进行操办,而他则是能够像林润那般坐收“渔翁之利”。
胡应嘉将炮制完成的奏疏小心翼翼地收好,这才喜滋滋地重新回到房间。原本他想要重整雄风,让沈氏明白什么叫擎天一柱,但奈何面对貌美的沈氏仍旧是有心无力。
算了,女人哪及权势有味道,便是不理会沈氏幽怨的目光而沉沉地睡去。
胡应嘉一大清早就起床,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就揣着奏疏出门,在胡同口吃过一个简单的早点,便急匆匆地朝着通政司而去。
到了通政司衙门,这里前面已经有好几个官员在排队呈送奏疏,胡应嘉的嘴角微微地上扬,对着这些想要跟他争功劳的官员投去鄙夷之色。
这官场亦是讲究地位和资历,哪怕他们弹劾林晧然的奏疏同时到达西苑,那么亦是要按他这位吏科都给事中为先。
最为重要的是,以这些官员的那点脑袋,恐怕亦是一昧地指责林晧然收礼为多,而不懂得从林晧然的官员楷模的地位进行攻击,更不懂得引用羊续悬鱼的典故。
通政使刘体乾亲自招待了胡应嘉,却是心领神会地将他的奏疏放到最前面,让到他牢牢占据“首杀”的位置。
胡应嘉心满意足地回到六科廊,恰好遇上户科都给事中张宪臣,当即便表达不满地道:“张大人,你这可是临阵脱逃啊!”
“克柔兄,我昨晚并没有答应你什么!”张宪臣先是微微一愣,接着认真地进行纠正,然后一本正经地询问道:“胡大人,你今日难道没有看《顺天日报》?”
“顺天日报?我看这种粗坯之物做甚?”胡应嘉先是一愣,而后显得浑不以为然地道。
虽然科道言官讲究消息源,像具有权威性的《顺天日报》是诸多科道言官的必读之物,但由于这是跟林晧然有关的东西,他却是很少关注这份报纸。
张宪臣暗叹一声,直接将一份刚刚出炉的报纸递给了胡应嘉。
胡应嘉的眉头微微地蹙起,抬头望了一眼张宪臣,便是将报纸打开。在看到头版的一行大字之时,整个人当即愣住了。
却见上面清楚地写着事情的缘由:“顺天巡按林平常将昨夜生辰宴所收到的礼物都交由户部清点入库,今晚将在联合拍卖行进行义拍,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支付大同所拖欠的军费!”
张宪臣将胡应嘉的震惊看在眼里,亦是默默地叹息了一声。他们终究是看低了林晧然,人家压根没有敛财的意思,分明就是在为国分忧。
这……
胡应嘉看到这个新闻之时,脑袋当即是嗡嗡作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