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六章 普陀大师(第3/3页)  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起来,香火鼎盛时期,全山有几大寺,十几座院堂,数十座寺庵。     也不知是那一年,南宋皇帝听说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不适合供奉其他佛陀菩萨,就下旨指定普陀山专门供奉观音。     于是,普陀山中的大小寺庵,就全都供奉观音,成为观音菩萨道场,从此与五台山的文珠菩萨道场、峨眉山的普贤菩萨道场、九华山的地藏菩萨道场齐名,合称中原佛教四大名山。     南宋灭亡后,元朝统治天下,舟山群岛人口众多,普陀山不再只有僧人居住,不少渔民搬到岛上生活,倒也相安无事。     然而,随着元廷腐败,中原各地起义不断,许多造反的人出海做了海盗,横行海上。     而那扶桑也正处于大乱时期,许多扶桑武士、浪人在本土不得志,成群结队下海接掠船只,甚至跑到中原沿海一带打家劫舍,倭寇之势顿时大张,危害远超从前。     普陀山本是佛门净地,这么一来,免不了受到冲击,山中居民,包括寺僧,跑得跑,死的死,人数越来越少。     等到大明立国后,朝廷在舟山群岛设立了昌国卫,捍卫大明国土,保护境内百姓,但因为海贼、倭寇势盛,朝廷不胜其烦,没有良策全歼,也就实施了禁海令。     普陀山乃舟山群岛一员,岛上居民自然也就迁入了内地。     那“宝陀观音寺”本是岛上最大寺院,占地颇广,寺内僧人本不想走,可朝廷法令下来,不得不走。     不久,这座大寺院除了二三十个武僧外,就只剩下几百个官兵借寺驻守。     然而时隔一年,普陀山来了一伙倭寇,为首那人武功恐怖,将寺内僧人全都杀死,官兵也只逃了数十人。     随后,这些倭寇将全山找了个遍,可能就是寻找传说中的“大罗丸”。     但他们什么都没有找到,一怒之下,放火烧山,不光是“宝陀观音寺”,就连岛上的其他寺院庵堂,绝大多数都变成了废墟。     不过半年之后,普陀山来了一个老僧,带着一个小和尚,在普陀山南部一处叫做紫竹林的地方搭建了一座小院堂,取名为“观音庵”。     师徒二人隐居山林,吃斋念佛,过着清苦日子。     有一段时期,先后有十几股海盗、倭寇涌入普陀山,想霸占此山。     可那老僧神功不凡,无论来多少人,哪怕是绝顶高手,也全都不是他一人的对手,统统被他赶走。     从此,普陀山就再也没有匪类敢去普陀山撒野。     于是,那老僧就有了“神僧”之名,舟山群岛一带没有不知道他的的,个个把他叫做“普陀大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