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谈判专家(第1/3页)  明朝锦衣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秒记住【】或手机输入网站:om 海量好书免费下载     仅仅半个时辰,仅仅半个时辰,三千辽东铁骑阵亡,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十余残部溃乱败走,一夜奔驰二百里,逃至安州城外。三国的关云长在曹操面前蔑视袁绍的河北人马:“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祖承训却比关羽更牛气,把倭贼比作蝼蚁之辈。不过,关云长成功斩杀了颜良文丑,祖承训却落得个“策马先遁,仅以身免。”就连前来劳军的朝鲜人,都看不下去了。     可祖承训嘴巴却不认输,他对前来送粮草慰劳的朝鲜人说:“天时不利,大雨泥泞,不能歼贼。等再添些兵马,必定能直捣黄龙。”不过,祖承训在驻扎安州城外控江亭的两天里,连日大雨,士兵身处野外衣甲尽湿,纷纷口出怨声。他不得已只能退还辽东,并且在此期间上奏朝廷,把兵败的责任推给朝鲜方军粮不足,援军逃散,甚至称平壤城中有朝鲜人向明军射箭等等,总之着重强调别人的错误,而淡化自己轻敌骄兵的责任。     然而随军出征并且成功逃脱的锦衣卫总旗李密也上了奏疏,直言辽东副总兵不听劝告,连熟知日军战力的朝鲜人的话都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才导致兵败。     把水搅浑,是不愿承担责任者的一贯伎俩。自古骄兵必败,祖承训不顾天气地利,不知敌情,冒然进军,使得明军援朝的初战以惨败告终。但万历皇帝朱翊钧经过冷静思考,明白一点,尽管首战惨败,但战略上的责任却不该由祖承训负责,朝廷兵部大员、辽东巡抚战争动员不足,料敌不准,盲目以为区区数千骑兵就能攻下平壤,委实太小看倭寇了点,鸭绿江对面的“倭贼”远非东南的小股倭寇可比,要想击败这股倭贼,非得调集主力大军不可。     “宁夏那边怎么样了?”朱翊钧问兵部右侍郎宋应昌。     宋应昌摇摇头:“叶梦熊、李如松等部虽将反贼四面围堵,但城池久攻不下,恐怕还需时日。”     “需要多少时日?”     “至少两个月。”     朱翊钧在脑中快速计算,即便现在反贼已经平定,宁夏的那几路兵马哪怕片刻不歇,火速调往朝鲜,的确是需要至少两月光景。蓟州倒是有戚家军驻扎,戚家军尤为擅长对付倭寇,只是他们兵力也很有限,而且如今北方正值大雨季节,如果将他们调往江畔,难保路上火器不会受潮无法使用。总之需要时间,一切都需要时间。     “有没有办法,让倭军暂停向朝鲜义州进军几个月?”     “啊?”宋应昌不知道是自己听岔了,还是皇帝犯傻了。但他不敢对皇帝的智商表示怀疑,只能问:“小臣愚钝,皇上的意思能否再说清楚一些。”     “设法与倭军达成共识,休战两个月。”     宋应昌愣了半晌,最后两手一摊:“小臣没法子。”     两人叹息,相视默然,而后不自主地都将头转向了同一个方向。     兵部尚书石星被两个人盯得发毛:“你们看我干什么?”     于是“与倭军和谈”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被交给了石星。然而石星本就是言过其实的一个人,他也没有办法,但他是一把手,关键时刻是要背黑锅的,尤其是皇帝送给他的锅,他也不敢不背。在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几天后,石大人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招聘。当然,不是贴布告那种搞法,而是派人私下四处寻访。石星委托了自家仆人、关系比较好的锦衣卫、甚至是江湖上的丐帮弟子,到处寻觅人才,在他看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大明岂无巨骗?”当然,这个巨骗也是有先决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要掌握熟练的日语。     而很快,就有一个生于日本、长于大明市井的商界巨子横空出世了,这个人名叫沈惟敬,浙江嘉兴人。石星刚开始在家里见到他,只觉此人獐头鼠目,不是什么好人,不值得信任。然而沈惟敬正式进行面试,一开口就令他大为震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