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 长夜(第1/5页)  重生之一路荆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长夜     随着说话声,范康辉和万江河结伴从旁边的走了过来,和他们走在一起的,还有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杨明。     “杨专员”c“万局”c“范主任”见他们三个走来,萧磊等人纷纷站起,向他们问好。     “呵呵,范主任你可不能当着我的面挖墙脚,小萧是从公安厅下来的名探长,宁原九虎头一位,这样的人才,在公安战线上才是人尽其用,再说了,我们公安上为啥就不能有文武全才的?非得都像我一样,傻大黑粗才行?杨专员,您给评评理。”万江河笑着对杨明说道,今天这场没有闹出大动静来,三安市公安局是首功,此刻他脸上的得意之情,掩都掩不住。     杨明早些时候站在墙头喊了一个多钟头的话,刚才在里头喝了一肚子茶水,出来解手时,在厕所听见了萧磊等人的交谈。     杨明今年四十九岁,是文革前的最后一届大学生,本来学的是果树专业,可那年头,大学生这样的稀缺人才哪里会真被派到田间地头去苦熬,毕业之后,他仅仅在地区农委干了三个月,就被抽调到组织部,此后几十年间都做组织工作,从地区组织部干事,到底下县里的组织部副部长c部长,一步步走上了地委组织部部长的位子。     从地委组织部部长调任帝务副专员,要是放在十年前,还稍显委屈,可这几年,改革开放c经济建设才是大势所趋,这样的调动就称得上是进步了,至少也是打开了继续上升的通道。     杨明一天基层主官都没当过,乍一下坐在常务副专员的位子上,志得意满中,也少不了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加上这几年又是三安地改市的关键时刻,他肩上的担子更是重的厉害。     年纪大了,“下水道”少不得有些阻滞,杨明解手用的时间略有些长,站在便池边儿上使劲儿的功夫,恰好听见胡春来的问题。     对胡春来之前的看法,杨明自然是不屑的,但随着萧磊后面那些条理分明的话传进耳朵,却着实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干了一辈子组织工作的杨明,考察干部几乎已是本能,解完手以后,他也没出厕所,而是就站在厕所窗边,耐心听萧磊说话。     范康辉和万江河在办公室等了一刻钟,不见杨明回转,两人就结伴去了厕所。     进了厕所门,看见杨明站在窗前聚精会神的样子,两人都诧异地厉害,不过没待他俩说话,杨明就示意俩人一起侧耳听下去。     其实萧磊说的那些话,并没多少新鲜东西,唯独能让杨明眼前一亮的,是他说的那句:国企应该是领先时代的排头兵。     这个观点,要是放在广南等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段儿,算不得正确,这个时候,当年雨后春笋般的外企已经在华夏大她扎下了根,和这些企业比,大多数国企只能算是扯后腿的后进生,但是在此时的西部,后世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还不知是哪个国务院参事肚子里的腹稿,距离正式出台还有四年时间,三安这种老牌贫困地区,外资仿佛遥不可及的美梦,所谓的招商引资,引来的不乏许财金这样的奸商,他们办的企业,于经济发展的大局而言,无异于牛虻和秃鹫。     许财金这样的人,说好听点是企业家,其实他们大多数都是以前攀附在各行业国企身上的小跳蚤,比如之前和棉纺厂厂长张祖德一起合谋盗卖纺织机械的刘云生,以前就是个棉花贩子,又比如开了造纸厂的许财金,以前就是给苏江一个国营造纸厂供料的小商人。     趁着国企沉疴缠身的当口,诸如许财金一类的小商人们,可算是赶上了好时代,稍稍有些资本,就能支撑起一个发财的摊子,他们所作的买卖,其实都是承接了以前自己打过交道的国企所经营的业务,不单单是他们,很多从国企出来跑单帮的人,也都是这样发的家。     这样的产业承接转移,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不可同日而语。比如说西门子在华夏办个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