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5.第一百一十四章 广陵(第2/4页)  锦绣洛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琴声,真是从桐花台传来的?可是曹丕也不可能老在这里呆着吧?

    曹丕手指离开琴弦,答道:“是《广陵散》。”

    织成原是静静端坐,惊得险些跳起来,失声道:“《广陵散》?”

    后世之人,即使是对古典乐器并不了解的织成,又怎么可能没听过《广陵散》的大名?

    此曲据说起于秦汉年间,流行于广陵地区,散,也是操c琴引的意思。

    但是只到魏晋时期,这曲子才慢慢成型,有了《广陵散》的名称。

    而令它真正闻名于世的,是因为魏晋名士嵇康。

    据说这曲子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由一个神秘的过路人传授给嵇康的,并嘱之不要外传。嵇康信守承诺,即使是太学生袁孝尼等人苦苦央求,也不曾传授给他们,甚至很少弹奏。只到嵇康获罪被司马氏诛杀前,于行刑台上,他要求取一张琴来,最后一次也是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间,弹起这支神秘而动人的古曲,琴音铮铮,如“雷霆风雨,戈矛纵横”。随后嵇康被杀,这《广陵散》也就消秩了。后世的中国十大古曲中,虽然也有《广陵散》的曲目,名列其中,但不过是经后人的揣想,整理而成,而绝非当初嵇康所弹的原味。

    可是,眼下连魏国都还没有建立,晋更是影子都没有,从哪来了这样一首完整的《广陵散》?

    曹丕倒有些讶异,注目道:“你也听过么?是了,你中山无极甄氏,极重女子教养,多有擅奏古琴者,自然知道《广陵散》了。不过我这《广陵散》只得来上半阙,残缺不全,倒是可惜得很。”

    顿了顿,又道:“我少时多随丞相征战,长在军旅之中,少有名师相授。近年来才在邺城驻留,虽学了些,但于琴棋之道,向来不怎么擅长。这半阙《广陵散》,亦是我唯一弹得顺的曲子。”

    言语之中,颇多嗟叹之意。

    却听槿妍道:“五官中郎将天纵英才,谁人不知您琴技精深,我家少君便说过,休说是邺城,便是放眼天下,您之琴技亦能排入前三。”

    明河在听到“甄氏女子多擅奏琴”时,不免缩了缩身子,有些自惭形秽之感。但听到槿妍所言后,顿时眼睛一亮,显然对曹丕更是肃然起敬。

    “依我想来,这上下两阙,应是截然不同的风格。若能够集得全了,不知会是怎样动人的仙乐呢。以五官中郎将之尊,竟也得不到完整的《广陵散》?”

    织成对曹丕的琴技有多么精湛并不感兴趣,对于他言中隐含的对于那擅奏琴却早已仙逝的甄姓女子亦不放在心上,却对《广陵散》念念在兹,不由得问道:“竟连那拥有上半阙之人,也不知下落么?”

    槿妍不仅惊诧地望了她一眼,心道:“娘子平时并不好此道,也不见她动过什么乐器,没想到对乐音之技竟如此了解,中山无极甄氏,果然是世家大族,名不虚传。”

    其实织成对于《广陵散》的了解并不深,但成长在信息时代的她,获得知识的渠道,自然远远胜过三国时代的其他女子。在这个时空中,除非是世家大族的女子,才有受教育的机会,但多半只是读过几部书,要紧的是学习女红以及治家之能。琴棋书画之类都只算是一种爱好,真正将这些技艺尤其是乐器类练到炉火纯青之境界的,只能是那些从事乐行的伎人。

    所谓甄氏女子多擅琴技,也不过是因为甄氏的长辈中有几个爱琴的,算作一种家学传承罢了。

    对于这《广陵散》,织成依稀记得在哪部影视剧或是哪本书中看到,这曲子的诞生,据说是来自于聂政剌杀韩王的故事,这是弱者不堪强者所凌c愤然反抗之曲,所以弹奏之中多慷慨激昂,时有金戈之音。

    但听曹丕弹来,却是从容平和,宛若身处天地自然之中。以此推之,当然可以想得到,这《广陵散》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