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一十九章 新皇三把火(第1/2页)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既然是金主吴乞买发话下来,完颜兀术也不得不从;等为数八人的金国使团重新回到汴梁城之际,已经是两个月以后的事情。

    在这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宋朝翻天覆地,形势大为不同。

    最大的事情当然是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并制定出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企图重新把宋朝的人心给聚拢了起来。

    政策一c大赦天下:

    在中国的历史上,新皇帝登基上位通常都会大赦天下,以示恩德。但这种大赦是有前提的,有某些罪是坚决不能赦免的,比如常说的“十恶不赦”。

    高宗赵构这次的大赦与以往的大赦不同,他加了点私货。

    《宋史。高宗本纪》中记载:大赦,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

    也就是说,这次的大赦非常彻底,无论是什么罪名,一概被抹杀;很明显,高宗皇帝是希望把自己当成一个开国皇帝,彻底与父兄切割。

    政策二c罢天下神霄宫:

    天下神霄宫的全称是天下神霄玉清万寿宫,是北宋末期道教神霄派的十方丛林和小庙,宋人亦分称为“神霄上院”和“神霄下院”。它是历史上规模宏大c威仪庄严的道宫之一。

    神霄派的创立乃是根据一本叫《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道经。

    据《道藏》正一部《高上神霄宗师受经式》载:“宋政和壬辰(一一一二年)之後,东华帝君始将神霄琼宝秘藏《灵宝眞经》(卽《度人经》)六十卷传世,合原一卷为六十一卷。”

    其实,这本所谓的《灵宝道经》,是温州道士林灵素模仿佛道两家的经典,自行杜撰出来的一本书,却偏偏被徽宗皇帝所推崇。

    徽宗皇帝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这里面的教主就是神霄道教的教主。

    因为宋徽宗的缘故,神霄道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跃而成为宋朝境内最庞大,最富庶。也最有权势的一个教派,

    政和七年二月,徽宗天子令将天下天宁万寿观改建为神霄宫,小州c军c监无道观者以佛寺代替,不隶州的县新置。

    宣和元年正月,徽宗再次下令:“又以寺为宫,院为观已而非县皆改一僧寺为神霄下院,最最日张,至宣和末方已”。

    据统计,徽宗朝有州c监c府三百五十一个,军五十八个。仅此,当时全国的神霄宫下院至少有四百座。每座神霄宫,“初通拨赐产千亩,已而(道士们)豪夺无涯”。西京(洛阳)以崇宁院为宫,据其产一万二千亩。名曰改建,实为新修。

    以上,便是神霄宫兴起的经过,同样也是徽宗天子毁佛的经过;这当然引起了天下的读书人以及清官名流的极力反对,而蔡京等人也是凭着坚定地支持神霄道教而得到徽宗天子的信任。

    如今高宗皇帝一上任就站在了父亲的对立面。一来可以讨好天下的读书人和佛教庞大的信徒群体,更重要的是,神霄宫里积赚了多年的钱粮,正好拿来作为新一届政府的各种庞大的开支。

    政策三c住散青苗钱: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在农作物青黄未接的时候。官府发放给农民的一种农业贷款;这种贷款分为春贷和秋贷两种。

    《宋史王安石传》中记载:青苗法者,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

    《宋史食货志四》:“今放青苗钱。凡春贷十千,半年之内便令纳利二千,秋再放十千,至岁终又令纳利二千。”

    从立法的本意看,青苗法是一项非常好的,能确实帮助到农户耕种生产的一项惠民政策;可惜的是,在实际的执行中,这项政策发生了严重的偏差。

    首先c按照王安石的规定,借贷是自愿的,但实际上,地方官员采取强制性的借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