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二十五章:出尔反尔(第1/3页)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岳飞给高宗皇帝的那份奏折里,有下面一段文字,非常有意思:

    “异时迎还太上皇帝c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忧,臣之志愿毕矣。”

    在这段文字里,只单独提出了两个名字一一一太上皇帝和宁德皇后,而把其他在金国的被扣留的皇室成员一律归纳天眷,其中包括了钦宗皇帝。

    南宋初年,一度流行着迎还二圣的政治口号。

    二圣是指被金兵俘虏的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这个口号最初出自于高宗皇帝即位诏中的“同徯两宫之复”之说法。

    由于徽宗老皇帝已死,金人又不断放出风声,要以钦宗或宋钦宗之子来组织傀儡政权。岳飞在此奏中不再沿用这个已经过时的政治口号,而只是将钦宗皇帝列入在“天眷”之中,这明显是一种政治的表态。

    岳飞的意思是,在成功收服中原,直捣黄龙府之后,钦宗也只是一员普通的“天眷”成员,而不会对高宗皇帝造成任何的困扰。

    在后世有一个论点,说高宗皇帝为什么在最后坚持要杀岳飞,是因为担心岳飞一旦把钦宗皇帝迎接回来,对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胁。

    而岳飞在这一份奏折中的说法,已经直接否定这个论点。

    高宗皇帝要杀岳飞,是另有其因。

    不过在此时此刻,高宗皇帝对岳飞是绝对的满意,百分百的放心。于是当他读完岳飞奏札。当即亲笔批示:

    “览奏。事理明甚,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惟敕诸将广布宽恩,无或轻杀,拂朕至意。”

    高宗皇帝的批示用白话来翻译就是:你办事我放心,怎么样去做全部随你,我一切放权不干扰。只要你不轻易杀人就是了。

    多么和谐c互信c共荣的一对君臣啊!

    高宗皇帝并不单是嘴上说说而已,行动也相当迅猛。

    他亲自出面,很快就把刘光世给搞定了,而代价就是八千金c和一个少保c兼三镇节度使的虚衔,以及一张叫万寿观使的荣誉证书。

    很难想象得到刘光世这时候的感觉。

    这个以逃跑和不服从命令而闻名的老油条,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反抗和辩驳,很乖巧地收下了高宗皇帝的赏钱,从此以后逍遥自在享受人生去了。

    收回刘光世的兵权容易,而收编他手下的刘家军就费事多了。

    谁都知道刘大衙内是个草包,但衙内的手下们却很有料;要想让这帮军痞们听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这个问题,高宗皇帝也没啥好办法。只能做到他自己的本份,以圣旨的方式给军痞们下通知。

    “朕惟兵家之事,势合则雄。卿等久各宣劳,朕所眷倚。今委岳飞尽护卿等,盖将雪国家之耻,拯海内之穷。天意昭然,时不可失,所宜同心协力,勉赴功名,行赏答勋,当从优厚。听飞号令,如朕亲行,倘违斯言,邦有常宪”

    在这份圣旨里高宗皇帝强调了他是多么的喜欢行营左护军的将士们:

    “你们自从南渡以来,甚至之前就与朕同甘苦,共一条渡船。这时为了创作更大的功绩,把你们划归给岳飞领导,一切听岳飞的话,‘如朕亲行’。你们一定会创造更辉煌的成绩,朕等着为你们颁奖!”

    当然,一手萝卜一手大棒这样的小技巧高宗皇帝已经玩得很纯熟了,于是在他的圣旨里又加上了几个字:“倘违斯言,邦有常宪。”

    这八个字让人发抖,裸地以杀头来威胁了。

    高宗皇帝相信,这种程度的官方支持,加上岳飞如日中天的军中威望,还有岳家军远超刘家军的实力,足以吞下行营左护军这块肥肉。

    一切非常顺利,前景也很美好,岳飞都准备动身去接收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