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1.第一百二十一章番外(第1/3页)  农门贵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张小北最小的小女儿张唯真两岁时, 张小北的爷爷去世了。按照本朝的惯例, 他要丁忧。因为是祖父,可以比父母丁忧的时间稍短些,一般是一年多, 这个倒没有硬性规定。

    张小北想着自己在官场混了这么久,虽然没怎么经历过宦海沉浮,但着实也有些心累, 而且父母年纪也大了,他这么多年又不曾回过老家,也着实想家了。张小北跟同僚交接完职务上的事, 再把京里的一切安排妥当, 就准备带着妻子儿女一起回乡。

    离乡已经将近十年, 张小北觉得自己的家乡是既熟悉又陌生。

    景还是那个景, 人也还是那些人, 只是有一些老人去世了, 一些孩子出生了。

    大多数人都还是那样,只是年长的更见老了, 小的也长大了。

    而张家村, 要比张小北离开了变得好了许多。村中的道路更宽阔, 更干净,路两旁绿树荫。河边种满了垂柳, 正当春季, 河边的田地上开满了金黄的油菜花, 花田里蝴蝶翻飞。

    毕竟是回来奔丧的, 张小北没有多少心思欣赏春景。他一回来先带着妻子儿女到爷爷坟前烧纸祭奠。爷爷走得急,张小北一接到消息,就赶紧着手安排京里的事务,饶是如此,也仍然无法及时赶回来,毕竟京城离家乡有千里之遥,他带着孩子也无法快速赶路,而眼下又是春天,天气暖和,爷爷的棺椁又不能等太久。于是,张耀祖三兄弟和众族人一商量,决定不等张小北了,先行下葬。

    张小北回到家时,见到的只是一处新坟。他领着妻子、大女儿和两个儿子一起祭拜,叫孩子们跪下来给太爷爷磕头。三个孩子神色肃穆地跪下磕了头,再跟着父母一起烧纸。

    祭奠完毕,张小北又在坟前默立了一会儿,才带着妻子儿女慢慢回家。

    一回到家里,胡氏迎上来安慰儿子道:“小北,你爷爷在村里也算是高寿了,走得时候也是没受啥罪,这是喜丧。是人都有这么一遭,你也别太难过了。”

    张小北叹息道:“我回来得太晚了,都没能见到爷爷最后一面,我真是个不孝孙。”

    胡氏忙道:“这也不能怪你,你爷事先也没啥预兆,能吃能喝的,谁知道一躺下就没再起来,唉”

    张小北把手按在母亲的肩膀上,他看到母亲的两鬓已然斑白。母亲也已经老了,而他自己也已过而立之年。想到这里,张小北又不由得又是一阵唏嘘感慨。

    张小北心里失落、感慨。可是孩子们可没那么多想法。

    他们只觉得看什么都稀奇好玩。虽然他们家在京城也有花园,外公家也很大,但跟这里完全不一样呀。田野里有一眼望不到边的青青麦苗,还有那一畦畦青葱嫩绿的蔬菜,荷塘里有时不时跃出水面的肥鱼,还有满园的果树,以及园子里养的鸡和羊。几个孩子初时还有些拘谨,后来就放开了玩,尤其是两个男孩子,跟着赵清河赵清海家的几个小子快玩疯了。

    张唯帧这个大姐可有些吃不消了。在京城的家里,她说话还能算话,在这里却根本不管用。

    寻音看着大女儿总是撅着嘴生闷气,还得安慰她:“有你赵伯伯家的哥哥带着,他们两个不会有事的,你也别管这两个混小子了。过来跟小妹妹玩。”

    张唯帧也气哼哼地说道:“我才懒得管他们。还是小妹乖。”

    而最小的张唯真,此时正咧着嘴冲着姐姐天真无邪地笑着,还用小手指着荷塘说道:“鱼、鱼。”

    张唯帧看着小妹妹可爱的笑脸,因两个调皮弟弟引出的烦恼顿时烟消云散了,便愉快地跟着母亲和奶妈一起逗小妹妹玩。

    此时,张小北正坐在书房的窗前写信,他写一会儿,停下笔往外窗外看看,瞧着小女儿正跌跌撞撞地在花丛里跑来跑去,不由得会心一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