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节(第3/5页)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生涯,从此开始了他的没有职业c没有家室c没有友伴的孤独的漂泊生涯。

    这时候的尼采,三十五岁,已过而立之年,精神上成熟了。许多人的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现在我敢于自己来追求智慧,自己来做哲学家;而过去我只是崇敬哲学家们。”尼采致胡克斯,1878年6月。转引自kjaspers,nietzscheefuhrungdasverstaendnisseesphil一phierens,berl,1950雅斯贝尔斯:尼采导论,柏林,1950年,第46页。”现在我自己在各方面都努力寻求智慧,而过去我只是崇敬和爱慕智慧的人。”尼采致玛耶尔,1878年7月15日。转引自雅斯贝尔斯:尼采导论,第46页。尼采不再是一个古典语文学学者,甚至也不再是一个哲学学者,他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即一个独创的哲学家了,因为,倘若没有的创造,算什么哲学家呢

    雅斯贝尔斯说:”尼采一生的主要特色是他的脱出常规的生存。他没有现实生计,没有职业,没有生活圈子。他不结婚,不招门徒和弟子,在人世间不营建自己的事务领域。他离乡背井,到处流浪,似乎在寻找他一直未曾找到的什么。然而,这种脱出常规的生存本身就是本质的东西,是尼采全部哲学活动的方式。”雅斯贝尔斯:尼采导论,第41页。

    事实上,尼采的主要著作,表达了他的基本思想的成熟作品,包括朝霞c快乐的科学c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c善恶的彼岸c道德的谱系c偶像的黄昏以及未完成的强力意志,都是在脱出常规的漂泊生涯中写出的。

    问题在于,尼采的思想受孕于欧洲文明濒临深刻危机的时代,他的敏感使他对这种危机征象有格外真切的感受,他的勇敢使他直言不讳,他的真诚又使他不肯言行不一,因而,这个反对一切传统价值的哲学家,必不可免地要过一种脱出常规的生活。他的哲学思考方式必然要影响到他的实际生活方式。他向传统的挑战必然导致他与世俗生活领域的抵触。他对这种情形是有清醒的认识的:”我必须永远做一个殉道者,以度过彻底贷出了的一生。”尼采致奥维贝克,1883年2月11日。转引自雅斯贝尔斯:尼采导论,第88页。”当一个人要靠作品来批准自己的一生,他在根基上就变得极为苛求了。”尼采致加斯特,1888年4月7日。转引自雅斯贝尔斯:尼采导论,第88页。”我的境遇与我的生存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于,作为一个哲学家,我必须摆脱职业c女人c孩子c祖国c信仰等等而获得自由,然而,只要我还是一个幸运地活着的生物,而不是一架纯粹的分析机器,我又感到缺乏这一切。”尼采致奥维贝克,1886年11月14日。转引自雅斯贝尔斯:尼采导论,第87页。

    尼采并非一个生性孤僻的人,年复一年的孤独的漂流也并非一件浪漫的乐事。在难以忍受的孤寂中,尼采一次次发出绝望的悲叹:”我期待一个人,我寻找一个人,我找到的始终是我自己,而我不再期待我自己了””现在再没有人爱我了,我如何还能爱这生命”尼采全集,第12卷,第324页。”向我传来的友好的声音如此之少。如今我孤单极了,不可思议的孤单成年累月没有振奋人心的事,没有一丝人间气息,没有一丁点儿爱。”尼采致希德里茨,1888年2月12日。转引自雅斯贝尔斯:尼采导论,第91页。在给妹妹的信中,他情不自禁地谈到”那种突然疯狂的时刻,寂寞的人想要拥抱随便哪个人”尼采致福尔斯特尼采,1886年7月8日。转引自雅斯贝尔斯:尼采导论,第84页。

    友谊,尼采是多么渴望友谊啊。”你神圣的,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