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章 番外一(第1/4页)  综琼瑶之浩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立储篇

    近日来,朝中几位老臣很是忧愁。(百度搜索更新更快)但要说为江山社稷发愁,那也算不上。

    登基五年来,皇上雷厉风行励精图治,不知不觉间大清便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如今朝廷从上至下一改从前贪官污吏横行的局面;八旗子弟也被迫改了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的风气;朝廷大力推动南北及海外贸易往来,开海禁,减赋税,修官道,国库日渐充盈,而朝廷向寻常百姓征纳的税不仅没有随之增长,反而逐年递减,至中兴五年则完全免除农民的赋税,为此百姓无不称颂当今皇上治国有方。

    此外,朝廷还出资于各地修建官学,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后备官员,官学带去的除了传统的儒学,还有自海外引进的与之截然不同的西学。虽然初时西学为许多老学究所抵触,但西学带来的便利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它的看法。

    许多在老学究看来是不务正业的年轻人们开始研究西学,将其与古时先人所创的天文c算术c工科c医学c农学相印证,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总结出许多能够运用于实际的经验。随后这些人在朝廷的支持下著书立说,发展出华夏史上又一次的百家争鸣。

    而于军事上,朝廷采取了水陆分治的方针。自有清以来,由于各方面因素,大清水师积弱一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妄图进犯中原的东洋人目前自顾不暇,但海上贸易的开通不仅让大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同时也让大清人感受到来自海外的威胁。

    无论是洋人的船c火炮还是关于海上航行的知识,都比大清朝的先进,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觊觎这块‘遍地是黄金’的东方大陆的勃勃野心。一向自尊天朝上国的大清人总算有了危机感,于是训练水师成了迫在眉睫的国家大事。

    没有先进的船c炮,朝廷便出资向浪迹海上的商人,甚至海贼购买,并让那些精通西学工学的工部官员将买回来的船炮拆开来学习c研究,再结合中原传统的船炮工艺进行改造。

    至于训练水兵,皇上奉信的是‘没有什么训练能够比得上实践经验’,因此,除了最初被打发去护送第一批皇家同民间一起组建的海上商队的广州水师,而后其他沿海水师也被陆续派往海上护送商队。

    在一望无际的大洋上,疾病c风浪c海盗都使这些毫无经验的水兵们受到最残酷的‘训练’,但只要能活着回到大清,那么他们将前程似锦。如此,不过五年,大清水师便焕然一新。

    陆军则由皇上,和双王之乱中立首功而被封为端王的前平西大将军克善两人亲手整治。克善更是亲自前往各地考核官兵,将不合要求的c违纪的c贪污的全部揪出,该下狱的下狱,该杖责的打完了赶出军营。而皇上则坐镇京城,将京城里有军衔而不带兵,以及当兵却不操练的‘八旗少爷们’一律送回家。

    经过这么一番大筛除,京畿乃至地方军队都少了大半人,但皇上却没有再从八旗子弟中招人填补空缺,而将征兵的范畴扩大到全国所有男丁,打破了满汉蒙八旗把持军队的铁律。

    训练水师一事让朝臣们清楚的认识到皇上整治军队的决心,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就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也不行。

    为了让这些旗人在失去朝廷的供养后,还有其他活路,皇上废除了旗人不得经商c不得从事手工业的规定,更早在三年前就开始大力发展东北三省,而后陆续将大批满八旗人迁回满人的发源地,让这些被朝廷‘包养’了一百六十多年的八旗人回去自食其力。

    皇上的这一举措动摇了大清的根基,更触动了满清贵族的地位,朝中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皇上却对此不置一词,只用事实向世人证明,他是对的。

    东北三省地势平坦,沃土千里,朝廷还派去精擅农学的工部官员,传授迁徙至此的八旗人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