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一章 一见牵心,盘算姻缘(第1/5页)  重生之再许芳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更新时间:2013一11一20

    荫中岁月长,墙内佛音老。

    茂密似遮的古树,延绵如幛,隔断了锦阳京的繁华与喧闹,澜英山里的辰光,仿若碧叶间投下的日影,迟转缓移。

    短短十日,可是对三娘来说,仿佛十年那般漫长,其他书友正在看:。

    空旷森凉的寂寂庵堂,盘旋不去的浓郁佛香,垂眸静坐的灰衣尼师,平稳单调的梵音吟唱,以及每隔几息落下的仿佛没有尽头的木鱼声,一切地一切,让三娘恨不得拍案而去,弃这枯躁陋室,回那锦绣繁华。

    可是她不能。

    已经忍耐了十日,眼看半月期限将至,她不能半途而废。

    微微移动了一下已经有些麻木的膝盖,三娘略抬眼睑,再一次打量净平尼师端正的身姿。

    听说,尼师从前是宫中女官,也是勋贵出身,此时虽已年过半百,往日又只是拉长一张肃面,神情凝固如森凉的岁月,让人望而心死,可从那清秀的眉目间,还是不难看出她曾经拥有的花容月貌。

    是什么原因,让这么一个人,甘愿长伴孤寂,终老佛前?

    对净平尼师经历的揣摩,成了三娘消磨这十日枯躁的主要消遣。

    真的到了这里,又想到宋嬷嬷的一番话,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感,自她心里油然而生。

    她才不要,这有如死水的生活。

    与之相比,对五娘的暂时隐忍,实在算不得什么了。

    三娘忍不住又移了移身子,手中的持珠一不小心跌落案上,“啪”地一声。

    净平尼师清眉微蹙,三娘不觉一阵紧张。

    还好一个小尼姑及时解围,从门外进来,小声禀报有香客来访。

    目送着净平尼师迈出庵堂,三娘才吁了口气,冲着一边的小尼师挤了挤眼——这一位是被她用银子打点过的,这些日子以来,对她很是照顾。

    “坐得有些乏了,我想出去走走。”是商量的语气。

    小尼师微微一笑:“女施主请便,今日诵经时辰已经足够了。”

    其实佛前那柱木华香还有一半,不过净平不在,尼师们大多还是通融的。

    三娘报以感激的微笑,揉了揉麻木的膝盖,放轻步伐走向庵堂外的明媚阳光。

    绕过庵堂,便见一侧的空地里,站着十余名雕像一般的健壮男子,一色的乌衣,腰上横着长刀。

    三娘顿生好奇,这来访的香客,仿佛来头不小?

    清平庵并不似佛国寺,凉风寺那样的名刹,香客往来不绝,除了偶有贵族女眷前来听禅论经,实在人迹罕至,可眼前的阵势来者仿佛是男客?

    这十日实在是太过枯躁无味,三娘不由得对这访客产生了莫大的,一窥究竟的兴致。

    她知道空地东侧有几间竹堂,正是净平接待香客的地方,于是便从一旁的小道绕行,直到竹堂之后。

    一如她所料,竹堂后的轩窗微敞着,足以窥视内里情境。

    才刚刚站定,便闻一声慵懒地,略微低哑的声音:“不过是灯油银子罢了,尼师何必推辞?”

    三娘小心地透过窗框的缝隙往里看——

    珠冠玉袍的少年跽坐在净平跟前,凤眼微挑,唇角噙笑,眸光回转间,让青灰简陋的竹堂忽然明媚起来。

    三娘的呼息微微一窒,突然觉得阳光实在是太炙烈了些,把面颊晒得发烫,。

    净平背窗而坐,却是看不清神情如何,三娘只听她说:“只需二十两足够,其余的,还请施主收回吧。”

    少年微微一叹,那叹息声似乎落到三娘心底,激起数圈涟漪。

    “不过是为亡母做做功德,尼师就可怜在下一片孝心吧”

    原来是个失了母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